分享到:
达卡城的5月16日,和往日并无什么不同。然而,对于一些孟加拉青年人来说,却显得很特殊。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不同角落,是同一件事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学汉语。顶着炎炎烈日,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往同一个目的地。
文化参赞梁斌在联谊活动上讲话/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难忘:风景这边独好
离原定集合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大多数人就已经守候在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门口了。即将在使馆举办的首届“汉语连结你和我”中国驻孟使馆与孟汉语界师生联谊活动把这群喜爱中国的孟加拉青年人聚集到了一起。60多名汉语学习生分别来自孟达卡大学、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布莱克大学、广播孔子课堂等数个教学点。
驻孟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和孔子学院志愿者老师共同担任活动主持/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使馆的工作人员首先带他们参观了使馆,使馆院舍独特的徽式风格、亭阁花木的曲径通幽、池塘流水的古雅意境让他们大开眼界,纷纷拿出相机拍照。最让他们兴奋的是进入到平时难得一见的大使官邸,他们先后参观了大使会客厅和宴会厅。官邸内陈设的假山瀑布、喷泉鱼池、花草植物,摆放的中式家具和工艺品、悬挂的《张骞出使西域》等精品画作,一物一景皆让他们驻足唏嘘,流连忘返。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在官邸内外轮流拍照,不少人离开的时候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孔子课堂学生将现场手指画作品《黄果树瀑布》赠与李军大使/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靠近:心与心的零距离
从今年1月初到2月中旬,由中国驻孟使馆主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2012“欢乐春节”活动在孟各个汉语教学点开展,相继举办了8场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期间,中国驻孟大使、临时代办、文化参赞等使馆官员频频与孟青年学生亲切互动,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本届“汉语桥”比赛孟加拉国预赛冠军—孔子学院学生演奏葫芦丝/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以汉语为纽带,举办面向汉语学习生的联谊活动是新任驻孟大使李军的倡议。李军大使到任仅三个月,在参加一个月前举办的第十一届“汉语桥”比赛孟加拉国预赛之后,李大使被孟青年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情打动。提起举办联谊活动的初衷,他说,“想让这些青年人感受到中国使馆就是他们的家。”
联谊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李军大使在致辞中希望同学们以汉语为工具,在中孟两国文化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做深化中孟传统友谊的开路先锋。使馆文化参赞梁斌在讲话中提出请同学们加入使馆文化处的Facebook专页、给联谊活动留言的提议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强烈兴趣,他们或拿出手机或掏出纸笔,记录下专页的网址。“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使馆,但是很快我的紧张感就消失了,感觉这里很亲切。”一个女学生边说边准备换装,在接下来的文艺表演环节她将表演舞蹈《孔雀舞》。
释放:永远的中国情结
中国,一个并不遥远的国度,两个小时的飞行就能从达卡直抵昆明。然而,对于这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孟加拉青年人来说,去中国并不容易。在本届“汉语桥”比赛孟加拉国预赛中,三分之一的参赛选手都选择了“我想去中国”或“我要去中国”作为演讲题目。
孔子课堂的学生表演中国武术/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进入精彩的文艺表演环节,现场气氛渐入高潮,掌声、叫好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每个表演者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神话》、《孔雀舞》等舞蹈让人眼前一亮。《大板城的姑娘》、《橄榄树》等歌曲悦耳动听。中国武术《南拳》表演引起阵阵喝彩,现场手指创作风景画《黄果树瀑布》令人叫绝。此外还有吹奏葫芦丝、现场剪纸等表演。他们的表演虽然显得稚嫩,但全身心投入精神却深深感染了每个观众。
达卡大学学生表演《孔雀舞》/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学习汉语特别刻苦,对中国文化特别着迷。经常上网跟着视频学中国舞蹈。花很多时间自己编排舞蹈,为跳好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很多遍。”得到老师如此评价的这个青年人叫安旭,在达卡大学学习了9个月的汉语。联谊活动上,他的舞蹈《神话》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开怀:有一种家的感觉
在孟加拉,有一种面皮里包着菜肉混合馅的油炸食品,孟语名为“辛德拉”,很受当地人欢迎。在孟北部地区和印度西孟加拉邦还可以见到一种外观接近中国小笼包的面食“馍馍”。中孟饮食文化中的一些相似之处,让孟加拉人对饺子这类面食有几分熟悉的感觉。不过,说起包饺子,他们就谈不上熟悉了。这件在中国人觉得挺简单的事,对于他们来说,还真有点难度。
布莱克大学学生合唱《真心英雄》/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在中国使馆集体包饺子,而且由中国使馆妇女小组的资深高手亲自指导,这一安排让参加联谊活动的青年学生们不免产生几分惊喜。学生们按照抽签顺序分为10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中国使馆的女馆员担任小组长。学生们一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那股认真的劲头不亚于在汉语课堂上。当有人包出形状奇异的饺子时,便会引发周围人开怀的笑声,活动现场弥漫着欢声笑语,说着一样的汉语,包着一样的饺子,大家感觉更加亲近,有如一家人。
评选并颁发最佳饺子奖令活动再掀高潮。当李军大使宣布评选结果时,获奖小组的组员们高举着胜利果实欢呼雀跃。当拿到奖品——印有中国字样的文化衫的时候,他们脸上绽放出天真孩童般的灿烂笑容令人难忘,使馆的活动大厅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不舍:为了明天的相聚
欢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当联谊活动接近尾声时,很多青年人还沉浸在快乐中,他们争相和李军大使还有其他使馆官员合影,并在活动现场拍照留念。
南北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合唱《甜蜜蜜》/摄影: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看到活动这么受孟学生欢迎,我们决定把‘汉语连结你和我’活动继续办下去,争取每年举办一次。”梁斌参赞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他说,有使馆的全力支持,还有孟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信活动一定能越办越好。
接下来的几个月,一部分参与联谊活动的学生就将实现夙愿,踏上首次中国之旅。本届“汉语桥”比赛孟加拉预赛冠军海山,就读于孟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一年多,今年7月,他将赴华参加“汉语桥”复赛。还有其他十几名来自不同汉语教学机构的优秀学生也将怀揣梦想,赴中国深造。孟加拉语诗人泰戈尔这样写道:“在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指导着我的生命通过不可知的黑暗。”这颗星就是人生的梦想。有梦想同行,这群孟加拉青年人将在成长的路上赴一个与中国的美丽约会。
上一篇: 首届“汉语连结你和我”联谊活动侧记 |
下一篇: 首届“汉语连结你和我”联谊活动侧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