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6月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中心和《中国艺术时空》杂志社共同主办,主题为“寻源问道·西去东来”的油画风景写生学术交流活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陈丹青、杨飞云、谢东明、刘建平、张冬峰、孙纲、王殿华、李晓林、姚永、忻东旺、芃芃、石磊、孙文刚、徐小东、张义波、王少伦、朱春林、林茂等18位中国著名油画家参与了此次活动。
中国油画院的艺术家们于5月28日抵达法国,参观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观摩大师的原作,感受西方的艺术精神。随后,艺术家们亲赴米勒、柯罗、毕沙罗、西斯莱、塞尚、梵高等大师们创作与生活的故地(莫雷、巴比松、阿维尼翁、普罗旺斯等),现场进行油画实景写生,画家们在实地写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艺术气息,并在文化中心展出这些最新作品,共56幅。
以一幅《静物前的姑娘》名震中外的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此次以一幅《塞纳河畔》向观众描绘了恬静的河畔。画面上郁郁葱葱,充满了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画家陈丹青偏爱伦勃朗、柯罗、米勒、普拉斯托弗的风格,他的《西藏组画》可谓家喻户晓。他曾说过他深受法国乡村画的影响,此次的寻源问道·西去东来,在法国实地创作写生的三幅作品更是让人们看到他画风的亲切质朴,艺术语言的真挚、贴切。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谢东明因工作原因到法国的时间较晚,但还是赶到了写生现场,与其他画家一起,创作写生了三幅小画幅的油画作品,并在展厅中展出,受到来宾的好评。
此次写生展览活动,以注重研究东西方艺术的产生根源与文化意义,以优秀的世界文化成就为基准,在多元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寻找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表现途径,为创作有中国精神与风范的当代油画艺术提供契机。
下午的学术研讨会更是展开了一场中法两国在学术与绘画技术等多方位的专业讨论。研讨会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主持。出席研讨会的有18位中国油画家、中国美术教育家和评论家等,众多中国和法国记者也来到研讨会现场采访。研讨会历时2小时30分,杨飞云、谢东明、陈默等热情回复来宾提问,并提出“东来”的建议,欢迎法国艺术家到中国写生。阿弘、高立昂等法国学者纷纷提问,就绘画技法、创作主题、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研讨会举办非常成功,给中法双方的艺术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上19点开幕式在中心大厅举办,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吕军、科技处公使衔参赞韩军,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副主任沈中文,法国艺术家学会主席阿弘、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高立昂,以及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等18位艺术家出席开幕式活动。来宾中还有从莫雷市赶来的由莫雷市长带领的参观团,其中有主管文化的官员,还有两位中国油画家在当地选中的肖像模特。画家们在展厅与前来参观的观众热情交谈。中、法记者们在现场采访,气氛十分热烈。此次的展览为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展览结束后,特意从里昂出差赶来的原法国吉美博物馆馆长、现任法国文化部部长顾问、博物馆总监吉埃斯与画家们见面并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