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贺兰山岩画” 讲座
发布时间:2012-08-31 16:53 来源: 编辑: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信息来源: 2012-08-31

    2012年8月28日晚,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在会议厅举办“发现中国”讲座之“贺兰山岩画”,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存世主讲。毛国家画廊主席塞内敦、著名画家大卫和绘画爱好者及文化中心国画培训班师生70余人共同聆听了讲座。

  朱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贺兰山的地理位置和贺兰山岩画的分布环境,为听众从宏观上把握贺兰山岩画提供了背景知识。随后,朱教授详细讲解了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及含意。贺兰山岩画是历史上在此地狩猎游牧的民族创造的一种文化遗存,取材于日常生产和生活。岩画用骨、石等工具磨刻或用金属工具凿刻,用颜料绘制于岩石之上,以表达当时游牧民族的情感意向和心理愿望。

  贺兰山岩画的主要题材有人面像、狩猎、畜牧、舞蹈和各种符号等,其历史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此外,贺兰山地区还发现称为“南方系岩画”的少量彩色岩画,虽历经时光的冲刷,但其鲜艳的色彩依然保持不变,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

  贺兰山岩画的含意有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等,岩画的时间跨度长、题材多样、含义深邃,是古代游牧民族创造的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廊。历史上在此地游牧的有羌、戎、匈奴、鲜卑、突厥、铁勒、党项等民族,贺兰山岩画是他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真实记录,属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讲座结束后,朱世存还详细回答了听众们的提问。大家纷纷表示,讲座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非常精彩,贺兰山岩画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毛里求斯广播公司电视台、《毛里求斯人报》、《晨报》和《华声报》、《华侨时报》等媒体派记者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