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1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首次举办风筝培训班。第一天上课,教室里座无虚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一早就自备了剪刀尺子等工具在教室等候。此次培训为期10天,因场地有限,而报名人员过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不错过学习机会,此次培训班特分为两个小班,每班人数限制在30人以内。老师为此调整了培训方案,几乎每天都要上课3小时,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刘世平副主任为风筝制作培训班开班致辞(摄影:汪碧、高峰)
此次培训的老师是来自云南南派风筝的传人戴永庆老人。戴老师根据埃及当地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埃及椰枣树枝来代替中国传统的竹子制作风筝骨架。制作材料的解决令学员们信心倍增,同时也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
风筝班培训课堂(摄影:汪碧、高峰)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刘世平在开课仪式上,不仅向学员们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及中国每年举办国际风筝节的情况,还希望学员们通过学习制作风筝,逐渐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更多地接触中国文化。学员们也表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中心的培训活动,尽管课程很紧,但一定要坚持学下来。
耐心讲解(摄影:汪碧、高峰)
此次培训结束时,老师和学员们将在爱资哈尔公园进行风筝制作汇报展示,一起放飞风筝。
开心学习(摄影:汪碧、高峰)
虚心请教(摄影:汪碧、高峰)
上一篇: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首次举办风筝培训班 |
下一篇: 郭晓光“怡情巴黎”绘画作品展在巴黎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