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打响“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星光”文化民生品牌
发布时间:2014-03-28 06:09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3-28

  在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浙江省吴兴区“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星光”坚持做到了“年年有精品、月月有特色、周周有活动、场场有主题”,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和品牌化,让群众真正成为了投身文化建设的主力,唱响文化繁荣的主角,共享文化成果的主人。

  一、主要做法

  (一)“区、镇、村”三联动,形成覆盖城乡的活动阵地。一是优布局,区级文化阵地功能逐步完善。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为目标,全面启动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文体中心、少儿图书馆等大型文化设施项目,为创建省级“文化示范区”和“体育强区”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提档次,镇级文体阵地全省领先。以高强度推进、高标准建设为原则,在织里镇、八里店镇、高新区等地实施全民健身示范点建设工程,按照“统一配备音响设施、统一安装示范点指示牌、统一配发健身服装、统一安排志愿者教练”的“四统一”方式共建全民健身示范点100个,成功打造全民健身“吴兴模式”。三是强基层,村级文化设施全面覆盖。以推动“八有工程”为抓手,截止目前,全区304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其中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4个,湖州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78个,设施面积近9.3万平方米。建成文化礼堂20个,农村数字影院4个,确保基层群众文化普惠化、均等化。

  (二)“送、办、创”三并举,形成惠及全民的活动服务。一是常“送”公益文化活动。坚持开展以送戏曲、电影、图书等为主要内容的“吴兴之星·文化送基层”大型公益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免费送2688场次电影、50场次戏剧节目下基层,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1年至少看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月至少看1场电影的目标。此外,2011-2013年总计赠送广场健身舞音响101套价值10余万元。尤其是面向各村(社区)的文化项目“点单式”服务,成为整合全区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群众主导的有效载体。二是联“办”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模式,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上下联动”为宗旨,以“吴兴之星·文艺汇演”等节庆系列为平台,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文化站作用,引导群众自办、联办文化,形成了织里镇“亲情织里”、八里店镇“月月擂台赛”、道场乡“菰城乐坊”、环渚乡“太湖渔歌”、妙西镇“山水农家”、埭溪镇“唱响山村”等“一乡一品,一村一韵”的文化格局。三是共“创”精品文化活动。以全区乡镇街道文艺汇演为抓手,积极鼓励创作文艺精品,其中《太湖新渔歌》荣获省第五届歌曲新作演唱大赛创作、表演金奖;《墨荷》荣获省“群星奖”舞台舞蹈比赛铜奖;《飞腾的稻穗龙》荣获省首届村歌创作演唱大赛创作、表演金奖,最佳网络人气奖;《放学时刻》荣获市第四届南太湖音乐舞蹈戏剧节金奖。

  (三)“引、育、奖”三强化,形成后劲十足的人才队伍。一是积极“引”借优秀文艺人才。作为中心城区所在地,吴兴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人才资源。该区不断建立并完善“吴兴之星”艺术专家人才、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档案资源库,不断加强与市文化馆、市体校、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合作,发挥他们在专业及人才方面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区校合作、共建文化的新路子。二是精心培“育”基层文艺骨干。以“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为宗旨,以“享受文化、提升素质”为目的,每年面向全区文艺爱好者广泛开展各类公益培训项目在百期以上,并根据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具体需求,按项目制定菜单式培训方案,指派辅导员进行全区统一培训及下村直接辅导,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基层文艺骨干队伍。三是突出“奖”励优秀文化团队。建立“吴兴之星”激励机制,启动实施《吴兴之星奖励办法》和《吴兴之星示范团队评定标准》,谋划开展“吴兴之星优秀业余文艺团队”、“吴兴之星特色文化活动基地”、“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示范点”等的命名和评选工作,着力加强对基层文化人才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奖励培育。

  (四)“融、走、进”三结合,形成蓬勃向上的活动氛围。一是文化“融”入,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大力谋划重大文化活动。与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绿色国土美丽家园”主题巡演、与市发改委联合举办节能减排主题活动、与新居民管理局联合举办“吴兴之星车间好声音演唱擂台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文化的作用与价值,有效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文化“走”亲,与跨区域交流相结合。积极组织“选亲、送亲、结亲、留亲”四类样式的文化走亲活动。2011年“走近拱墅——吴兴之星·文化走亲”文艺演出成为全省“文化走亲”启动后的首场农村文化进省城活动。2012年,吴兴区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双层面的文化走亲活动54场。立足织里镇外来人口多数来自安庆市望江县的实际,2013年5月组织“亲情织里——吴兴之星·走近望江”跨省文化走亲活动,在文化走亲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互利共赢,实现文化与经济互融互动。三是文化五“进”,与教化宣传相结合。大力宣传导向性的主流文化,形成公共文化的正能量。由文艺骨干作为“种排舞”教练,开展“舞动健康”进机关进社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化理念。针对新居民子女读书贫瘠的现状和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和阅读特性,围绕“读书、明理、修身”主题,开展“举办民工子女学校读书节”等文化进校园活动。紧扣“十八大”主题精神,邀请名家讲师到有需要的镇(乡)、社区(村)宣讲党和政府相关民生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信息。

  二、主要成效

  (一)为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构建了新平台,有力地拓展了“文化服务圈”。“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星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让群众对文化充满亲切感和信任感,不仅激发了深埋于基层的文化创造力,也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目前全区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均组建了排舞队等业余文艺队伍,全年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近千场。在活动的推动下,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为核心,乡镇文化员、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为主体的“文化服务圈”的逐渐形成,文化职能部门的地位凸显,作用大大提升。

  (二)为整合优化文化资源提供了新思路,有力地优化了文化民生绩效。活动的开展能够统一整合、充分发挥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作用,它以“送文化,种文化”的服务形式和“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去占领文化阵地,带动整个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和活跃。城市社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农村社区浓郁鲜明的乡土文化特色也在交流服务中互相交融,进一步拓展了城乡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促成文化共享、城乡共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维护群众对文化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的同时不断实现并满足了其文化知情权和参与权,满足公众了解并参与管理的需要和权利,也有助于提升文化工作绩效,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既是政府文化管理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为发挥文化惠民与教化作用提供了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星光”群众文化活动受众广,可参与性强,让文化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百姓。随着各项文化活动及服务的逐步完善,“吴兴之星”不仅日益成为基层群众获取文化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也为人们走出狭小封闭的独门独户,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条途径。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在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方面发挥了特殊功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吴兴群众正在“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星光”文化活动中激发着“最美”湖州梦想,传扬着“两富”浙江社会正能量。(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