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省舟山市文化部门把积极探索公共文体产品和服务社会化运作模式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借鉴“淘宝”的运作模式,开通了“淘文化”公共文化网购平台,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了文化共建孵化平台。
一是突破文化市场壁垒,实现提供主体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交易平台的建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由政府垄断的局面,降低了公共文化市场的门槛,所有有资质的专业、非专业、官方、非官方的文化团体都能参与公共文化供给的竞标,引入竞争机制,倒逼专业团队、扶持业余团队。“淘文化网”除为公共文化服务外,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有条件的团体和个人可以将需求的文化产品在“淘文化”网上进行招标,那些相对小众的文化团体也可以在“淘文化”网上开起自己的店铺,从而实现文化产品的多样化,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效率,促进了文化市场有序繁荣。
二是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需求表达瓶颈,实现供给与需求对接化。长期以来,公共文化供给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群众“被文化”多,“点文化”少。群众在文化上的需求、决策、管理、评价等方面缺少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导致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群众的需求不匹配。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社会化运作,将原来由政府主导内容的投送方式转变为由民众自我选择的模式,基层民众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想看的节目,表达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认定,以群众文化需求为核心的表达机制建立,解决了公共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脱节’,沟通不畅通的问题,满足了多层次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是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传统供给载体,实现供给载体透明化。为确保社会化运作的公平公开透明,该市文化部门打破“线下”交易可能存在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问题,借鉴淘宝网的运作模式,创建了“淘文化”网上交易平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买卖、售后服务、评价等一系列操作程序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利用互联网架构起文化产品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互通平台和群众反馈机制,实现了文化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确保了公共文化买卖的公开透明。
四是突破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公共文化供给绩效最大化。研究表明,政府购买服务比政府直接提供节约20%到30%的成本。推行公共文体服务和产品社会化运作,解决了政府因对个人偏好认知的局限性,造成供给效率低下、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使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政府主要扮演政策制度制定、资金供应等角色,是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财政供给方式的一项有益探索。(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浙话喜剧《闲言碎语不多讲》开始全省巡演 |
下一篇: 浙江省推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服务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