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景宁“三化三动”让旅游发展乘上“文化大巴”
发布时间:2014-09-11 09:2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9-11

  浙江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坚持“文化引领”、“文旅联姻”,“让文化走进生活,让发展留下文化的烙印”,以“有形化的常态带动、载体化的重点拉动、精品化的破难推动”“三化三动”为抓手,使地方特色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旅游事业发展乘上了“文化专列”。“十二五”以来,全县游客接待人数和收入以每年30%的增幅增长,2013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32万人次,总收入达到18.2亿元。 

  有形化的常态带动,是指深度挖掘提炼畲族文化优秀因子并形成可以常态化操作的游客参与体验项目。文化是一个意识概念,如不及时整理并加以有形化呈现,社会公众便无法触及文化最本真的感受,景宁推出的“文化有形化”工程有效地破解了这个难题。如,“畲乡之窗”景区、封金山景区有形推出了最具美感最富喜感的畲族婚嫁表演,让游客从订亲、相亲到喜结良缘全程有形感受千年畲乡最为浪漫的民族文化魅力。如,景宁畲族博物馆景区,推出了“畲情圣火”篝火燃情文化晚会,把千百年来集中展示畲民族豪放洒脱民族个性的传统盛事做到了常态化举行,改变了以往“三月三时一阵子,日常感受看录像”的尴尬局面,让游客真正找到了民族山风的感觉。另外,全县推出的集日常展示和节庆展示相结合的互动式33座系列乡村非遗馆,让旅客实现亲身织彩带、亲口传山歌、亲自做乌饭的“三亲”文化期盼,游客在兴致盎然增加兴趣感,增强旅游吸附力。 

  载体化的重点拉动,是指在重点时段重点节日创设文化展示载体、举办重点文化节事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工作方法。畲乡景宁近年来按照“凝聚力量、展示传统、推进发展”的文化节事要求,先后设置推出了“中国畲乡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中华畲族服饰设计大赛”“中国畲乡传统体育节”一系列节庆文化展示载体。中国畲乡三月三已连续举办17届,中国畲族民歌节举办6届,中国畲乡传统体育节举办8届,中华畲族服饰设计大赛举办2届。每到节日,各地游客纷纷到畲乡“文化总部”亲身感受“文化盛事”,畲乡旅游出现“爆棚”现象,甚至出现部分游客在县域范围内找不住处,只好借住邻县的现象,节事吸收魅力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更是举足轻重,共接待海内外宾朋156万余人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3.8亿余元,累计招商引资8.2亿余元,成了全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化拉动作用显著。 

  精品化的破难推动,是指打造文化演艺精品从文化内涵展示上紧紧吸收游客目光破解旅游推荐无拳头产品的难题。重点节庆只能吸引游客一时,有形化的互动体验也无法全景、艺术化的展示畲族文化精华,因此打造一台优秀旅游演艺项目,让游客在短时间精品感受民族文化,成了破解旅游“招客难”的一个金钥匙。近年来,从助推畲乡旅游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景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精品的打造和培育工作,先后全力推出了《畲山风》《畲家谣》《诗画畲山》《千年山哈》等文艺精品,特别是《千年山哈》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今年,该县对还对《千年山哈》实施了缩编提升,推出了目前全国唯一的畲族题材旅游精品剧《印象山哈》。目前,该剧已实现每周六的旅游常态化演出,共计演出25场,产业带动成效初显,吸收游客留住率达58%,随着各项宣传力度的加大,“到畲乡不得不看的剧”“50分钟了解一个民族”正在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未来《印象山哈》前景看好。精品化的艺术呈现,让文化展示更富生动,也为景宁找到了一条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最佳途径。(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