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利用民间资本助推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11 09:5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12-11

  近年来,畲乡景宁坚持“文化名县”战略定位,以建设“中国畲乡·小县名城”为目标,注重畲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文化建设的全社会参与。社会办文化,民资活文化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成为助推全县公共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一、“民资活文”法规体系日益健全,民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了新保障。先后制定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畲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纲要》《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国畲族文化发展总部建设规划》《畲族民间博物馆园区管理办法》》等数十部系列化的法规政策群,对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建设作出专门的政策规定和鼓励。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畲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中第十二条就明确规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实体,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文化产业格局”,这些法律政策给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吃了定心丸,为民资大规模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提供了法律支撑。 

  二、“民资活文”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民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了新引擎。创新推出了“民资文化项目申报制”,政府对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所有项目实行公开申报,以现场召开可行性答辩会的形式逐一确定对项目的补助方式。由于这种工作机制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民间团队和民间投资人的欢迎。很多的团队、部门、个人广泛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目前,全县已有485个项目,300多家民间业余文化团队和单位成功参与了申报 ,资金补助金额1000多万元,带动了社会资金4000多万元,资金撬动比例达1:4,内容涉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节事举办、送文化下乡、公共文化供给等方面。民资文化项目申报制不仅有效解决了文化资金比例不足的问题,还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业务文化团队广泛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全县业余文化团队已发展到513家,涉及畲族歌舞、地方戏曲、广场健身、诗词书画、摄影美术等,团队遍及畲城乡,成为畲乡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三、“民资活文”推进运作有效提速,民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了新成效。“文化基金”让夯实民资发展后劲,该县目前已先后设立 “梧桐崇学文化”基金、“红色文化”基金、“汤氏文化传承”基金等,尽管这些基金刚刚只开始起步,基金盘子还不是很大(如崇学为40万元),但已经开始发挥出了重要的文化凝聚作用,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贤达人士开始关注并支持文化事业。“乡音架桥”提升民资发展厚度,以“留住乡音”为载体,以“在家出力,在外出资”的形式,先后建立了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各类乡村非遗传统文化展示馆33座,民间投资额近1000万元,这些星罗棋布的非遗文化馆(室)正成为人们了解非遗,触摸文化,提升素质的最好平台和最佳场所,也成为“鱼灯节”、“尝新节”、“畲歌节”、“仁孝节”等非遗民俗活动乡村文化祠堂核心展示场所,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最具地气的项目之一。银幕传情”提升民资发展广度,2013年,该县民间资本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开始了全国首部畲族文化题材电影《山哈女友》的摄制工作,目前摄制工作全面完成,即将在省城举行全国首映式,这是景宁民间资本首次触电,投入资金近800万元,也是一次崭新的尝试,极具文化意义,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最具活力的项目之一。“彩带为媒”提升民资发展深度,景宁积极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建设博物馆陈列馆,全县共建有晓琴畲族民间陈列馆、畲乡民俗博物馆、大均民俗陈列馆、大电影博物馆、大罐博物馆、畲医畲药馆等6座特色民间博物馆陈列馆,馆藏展品达5万余件,并实现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这些特色民间博物馆弥补了政府文化建设的不足,满足了群众的文化感受,是畲族文化总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最具魅力的项目之一。(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