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图书馆是图书馆开展流动服务的重要举措,为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3年8月30日,温州市图书馆同时开通6辆汽车图书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探索,形成“进社区、进校园、进弱势群体集居地”的“三进”服务,通过定点定时的“公交路线式”服务和灵活机动的“订制路线式”服务相结合,实现图书、服务、活动的大联通,逐步形成了“温图小巴爱心驿站”的流动文化风景线,初步实现流动文化服务的服务效能,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一是进社区服务
进社区服务是汽车图书馆“公交路线式”服务的主体,每个月月初发布一次最新的“服务路线”,然后每辆车每天按指定路线,按时到达服务点为市民提供现场免费开通市民卡借书功能、现场办证、图书(光盘)借还、续借、年审、书目查询等服务。目前温州市图书馆6辆汽车图书馆每周服务覆盖鹿城、瓯海、龙湾三个区的36个社区,每辆车一天服务6小时,每周只休息一天,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调整服务时间,比如夏天开通早班和晚班服务,特别是在广场和商业街等人群聚集区域开展晚班服务。截止2014年8月31日止,通过汽车图书馆服务的文献外借册次已经达到123819册,开通市民卡及办证6949张,接待读者近185728人次。平均每个月外借10000多册,月最多外借册次达到17000多册。
二是进校园服务
进校园服务是汽车图书馆“公交路线式”服务的补充,每年的寒暑假期间除外,以进社区服务的周边学校为主,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社区服务错时分配服务时间,以达到汽车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进校园服务为学校师生提供现场办证、免费开通市民卡图书借阅功能、图书借还、信息查询、资料下载等基本服务,同时还将与各校图书馆合作开展阅读指导、讲座(活动)进校园、以班级为单位办理集体借书证、校园图书馆建设指导、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等服务。目前已经开展校园服务的学校有: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温州市秀山中学、瓯海二高、瓯海区潘桥中学、温州市百里路小学、温州市双桥小学、瓯海塘下中学、仰义中学、瓯海区潘桥小学等。
三是进弱势群体集居地服务
“进弱势群体集居地服务”是汽车图书馆“订制路线式”服务的主体,它是以温州市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为平台、品牌文化活动为依托,通过创建“温图小巴·爱心驿站”流动文化服务项目,利用汽车图书馆的灵活机动性,根据需求订制服务路线,把温州市图书馆的文化服务送到弱势群体身边。“温图小巴·爱心驿站”流动文化服务项目于2013年10月启动,曾先后进入温州戒毒中心、瑶溪街道环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温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等单位,为他们提供图书借阅、讲座、展览、上阅读课、排课本剧、温州话读报、温州鼓词现场演唱等服务。在今年4.23世界阅读日,“温图小巴·爱心驿站”文化结对学校班级图书角建设活动全面启动,以“阅读常相传,书香暖童年”为主题,首站走进泰顺县畲族镇中心小学。活动召集社会爱心人士,为泰顺县畲族镇中心小学24个班级配置价值5万余元的新购经典图书2600册,帮助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阅读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同时开展齐诵“读书宣言”、绘本进课堂、数字资源送教师等一系列现场活动,让山区的师生享受均等的文化资源。
通过“三进”服务举措,不仅实现图书的流通,更促进了图书馆基础服务和讲座等品牌文化活动的流动。今后,温州市图书馆还将不断丰富汽车图书馆服务项目及服务范围,将文献资源、品牌活动等服务延送至各个村落、社区、企业、外来民工集居地、山区学校及部队等有需求的区域,最大程度上缩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将大大增加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
目前温州市图书馆投入使用的汽车图书馆是客车改装的,每辆车可容2000余册图书,车内配置图书架、电脑、服务柜台、空调、GPS定位系统、监控系统等装备齐全,每车配置一名司机和一名工作人员。今后汽车图书馆将按预定的路线每日定时定点进入城区6个社区(总计36个社区),服务范围覆盖市区70%的社区点,并将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送到市民家门口,为市民创造就近阅读的便利,最大程度上缩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将大大增加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浙江新创剧目纷纷亮相 |
下一篇: 2014年度文化部执法规范化课题中期评审会在宁波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