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6月10日晚,由文化部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执行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由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主持。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致闭幕辞。闭幕式上,为23台展演剧目、2台祝贺演出剧目颁发了展演(祝贺演出)纪念牌、证书。全国各地的儿童戏剧艺术家、教育家、专家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代表,各参演院团代表等与杭城的800多名观众一起观看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闭幕大戏《宝船》。
本次展演以“点亮童心,放飞梦想”为主题,自5月28日开幕以来,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直单位的25台剧目共演出29场,其中4场为应观众要求加场演出。一批题材广泛、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儿童剧作品,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欢乐、充满童趣的舞台艺术嘉年华。
一、题材各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本届儿童剧展演中,从古今中外的文学、戏剧领域中进行了广泛取材,使展演剧目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竞放的局面。比如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第十二夜》、根据前苏联话剧改编的《猿人在天上飞》,根据俄罗斯著名小说改编的《公主的头花》,根据文学大师老舍创作的唯一儿童剧改编的《宝船》,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如《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王子》《海的女儿》《绿野仙踪》《灰姑娘与水晶鞋》《魔豆》等。现实题材一直是儿童剧创作中较为薄弱的领域,关注现实,成为本次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现有1亿多农民外出打工,反映留守儿童的作品《大山里的红灯笼》深受大家的好评。该剧编导说:“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这便是我们创作这部剧作的根本初衷。”环保题材儿童剧《绿色的梦想》,则针对当今社会的环境保护这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孩子的眼光中反映了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表达了重建和谐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传统的味道》把知识竞赛与儿童生活、心理成长相结合,把文化经典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探讨传统文化道德与生活当中相对应的现实问题,用艺术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七彩梦》则反映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现实教育之间的冲突。这些现实题材的原创作品,引人深思。此外,还有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革命抗战题材儿童剧《小八路和大俘虏》,人偶童话剧《木偶仓库》、多媒体科普剧《创世纪》、杂技歌舞剧《蔬菜总动员》等,也广受欢迎。
二、一剧一评,权威专业,严肃认真
为更好发挥艺术评论对创作的引导作用,促使文艺院团进一步加强对剧目质量的打磨提升,在本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不设评奖,以“一剧一评”和“专题研讨会”的方式,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在艺术作品实践提升过程中的功效及作用。文化部邀请19位儿童戏剧界资深评论家,以及拥有大量舞台实践经验的编剧、导演、表演、舞美、音乐艺术家,在每场演出后举行点评会,为参演剧目逐台“把脉开方”,以权威、专业、严肃、认真的文艺评论,提升剧目创作演出水平。同时,也邀请浙江本地的戏剧家、评论家、老师、学生、家长、媒体代表对参演剧目进行观摩并参加评论,特别是请各剧目的小观众们观摩后进行“一句话评议”,多方面、多角度听取观众的反应,也令参演院团获得观众对剧目的真实反映。吕育忠表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创作应该是剧团的中心任务,评论代替评奖,有利于去掉创作中的浮躁心态,有利于各院团青年创作人才的脱颖而出,让青年戏剧创作者的作品得到更多的扶植;同时,“一剧一评”也是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一项实际举措。
三、公益活动,广受好评,圆满落幕
在第八届全国儿童剧展演期间,还举办了多项公益活动,组委会组织儿童剧免费送戏进校园演出,儿童戏剧工作者进校园与孩子们做互动游戏。此外,还举办了“我与儿童剧征文”活动,共收到100多篇儿童剧征文,将在六月中旬进行评奖。获奖作品将在《青年时报》和《小记者》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获奖者还将得到儿童剧演出票作为奖励。剧目展演期间,还组织开展了儿童戏剧发展研讨会,组织专家、教育家、各参演院团对近三年全国儿童剧创作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儿童剧创作、人才培养、市场开拓、政府扶持等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以更好地推动全国儿童剧的创作与演出。展演期间,组委会推行低票价,通过窗口售票、网络和淘宝店售票、团体包场等方式,统一实行100元、80元、50元、30元的惠民票价,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万多人次观看了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80%,特别是位于市中心的浙话艺术剧院、胜利剧院、红星剧院几乎场场爆满,“六一”前后和开闭幕式演出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