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适应数字化信息发展趋势,浙江省舟山市公共图书馆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搭建优质、便利、有特色的网上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图书馆”建设,打造全民阅读服务新常态。
一是加强“互联网+资源”建设。建立以海量数据库资源为基础、以海洋知识体系为支撑的全国首个海洋数字图书馆综合知识网络平台。该平台汇集了来自全市公共图书馆和两所高校图书馆包括图书、期刊、参考、音频、视频、古籍等13大类3200多万条元数据的检索和联接,包括海洋类电子图书5963本,68个海洋主题资源库、37个国内外海洋数据库、762份海洋文化档案资源、999条海洋摘报信息。同时,加大数字资源采购力度。2014年全年数字资源采购专项经费投入超160万元。2015年新增购买读秀学术搜索、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读览天下、新东方微课堂、职业全能培训库、CNKI少儿期刊阅览室等多个数据库。自2014年海洋数字图书馆网站开通以来,访问量累计27万余次。
二是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突破传统图书馆“一馆一卡”借阅旧模式,实施“一卡通”服务,读者借阅信息网络统一管理,实现全市五个公共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读者也可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站,进行馆藏书目检索、借阅信息查询、续借预约、网上荐书、个人资料及密码修改等自助服务的操作。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开放,提供数据库资料查阅、网上信息浏览与检索、文化休闲娱乐、资料下载打印、参考咨询等功能。以舟山市图书馆为例,三楼电子阅览室配置20台电脑、6台iPad、双人沙发、无线耳机、3D眼镜、光盘和数字影视资源,并配有视障读者上网电脑、光盘。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读者在馆内任一地方都可上网享受WIFI无线宽带免费服务。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公共图书馆有效持证读者达12.1万余人,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10%。
三是打造“互联网+阅读”体验。紧跟大众阅读趋势,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家长会QQ群等多个新媒体信息平台,从图书推荐、借阅榜单、活动预告、微读资讯、沟通交流等多个方面、不同角度及时发布各类消息,扩大读者覆盖面。同时,开通电子借阅机服务。借阅机预装2000多种正版图书,读者只需扫描借阅机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免费下载海量电子书。(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浙江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入驻支付宝钱包 |
下一篇: 中国剧场运营新模式在浙江率先开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