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浙江各地围绕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建设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总分馆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截至今年6月,全省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共建成乡镇(街道)分馆557个,总面积18.5万平方米,平均每馆面积332平方米;藏书量851万册,平均每馆藏书1.5万册。宁波市、嘉兴市已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分馆全覆盖。全省190个省级中心镇已建成分馆156个,另有17个分馆将于年底前建成,预计到2015年底全省中心镇分馆建成率将达91%。宁波市、湖州市、嘉兴市已实现省级中心镇分馆全覆盖。
二是总分馆建设模式各具特色。各地在乡镇(街道)分馆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多种建设模式。“嘉兴模式”已被业界公认为是总分馆建设的成功模式,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在全国推广,目前又建成了78个村(社区)分馆。杭州市开展“中心馆—总分馆”模式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网络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全覆盖。台州市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分馆建设思路,目前通过社会捐助、冠名等方式建设的分馆已有10家。温州市努力打造“农村30分钟阅读圈”,且创新性地开展了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建设。
三是分馆服务效能凸显。2014年,全省乡镇(街道)分馆年流通人次达872.5万,平均每个分馆流通1.5万人次;年外借册次796.8万,平均每个分馆外借图书1.4万册次。其中嘉兴市每个分馆年均到馆读者量达9万余人次,年借阅量达4万余册。各地乡镇(街道)分馆在总馆指导下,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嘉兴市依托“文化有约”平台加强阅读推广,总分馆联动打造品牌活动,2014年举办主题活动1000余次,展览164场,讲座96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播放3657场。宁波市将各乡镇(街道)分馆纳入全市“一卡通”图书馆网络建设范围中,实现各乡镇(街道)图书分馆和市图书馆及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通过“一卡通”图书馆建设,宁波市各乡镇(街道)分馆可共享全市500多万图书资源和海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浙江舟山普陀区找准着力点提升非遗“造血”功能 |
下一篇: 浙江宁波启动首届“海丝”文创设计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