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常山县“三化”活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10-13 09:2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10-13

  近年来,浙江常山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常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常山建设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推动文化企业走向品牌化、市场化、地域化,促进文旅融合、文农融合,不断提亮文化投资点,延长文化投资吸引半径。目前,该县共有文化相关企业(团体)160家。去年全县民营企业家投资文化领域总额近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1个,千万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2个。今年以来,累计共开展送戏下乡90余场,送电影下乡2000场,接待观众30余万人次,购买服务300余场,兑现文化补助250余万元。 

  一是创新模式推动文化服务品牌化借力特色小镇创建,打造观赏石之乡城市文化名片,积极融入文化示范项目,深入推进石博园观赏石研究院、观赏石图书馆、观赏石博物馆等基地建设;结合中国驰名商标常山胡柚打造胡柚娃亮相上海数字电视和第11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成为常山文化产品的一张金名片。目前,由常山龙腾石博园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观赏石文化创意产业中国观赏石博览园,总投资近11亿,被列为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和省市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带动石文化产业投资8亿元。 

  二是按需购送推动文化服务市场化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文化惠民建设、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等8大方面推出优惠举措,并依托流动文化加油站,创立服务流动群众流动双向购买模式。一方面直接向民营文化企业等直接购买节目,再通过送戏下乡等方式输出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和专业剧团等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由剧团定时定场为群众提供免费的专业演出。今年以来,累计出资60余万元,购买各类戏曲下乡、进校园、进社区等200余场;出资200余万元购买专业剧团等文化服务100余场,观众达5万余人次。 

  三是深掘底蕴推动文化服务地域化立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常山喝彩歌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征集各类相关彩词100篇。依托戏剧传承非遗的研究、创编和宣传推广工作,编排历史人物樊莹为原形的廉政越剧《清简樊莹》以及以三衢石林为背景的民间爱情故事《琼奴与笤郎》等戏剧传承非遗大戏派送活动。近年来,各乡镇街道持续8年开展一乡一节、一村一品活动,形成了辉埠镇东乡油菜花文化节、球川镇古镇边贸文化节14个特色节庆活动,文化活动地域特色鲜明。(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