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0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备案,并由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这是萧山区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作,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全国第一个镇级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标准。
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均等、区域均等、人群均等,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2014年7月,萧山区着手研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依托互联网,集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对全区各镇街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实施动态评估,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单项及综合排名,评估结果由区文广新闻出版局每半年发文公布一次。2015年5月,萧山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通知》,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正式在全区范围内施行。
萧山区《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是以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为基础,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围绕公共文化建设实践,科学设定了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采集、数据复核、评估计算方法、评估结果公布等要素,结构较为合理,格式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了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活动、其他等五大类26项指标和加分项,全方位对各镇街文化事业投入、文化设施建设及利用、文化从业人员结构比例、各类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
专家认为,规范具有以下创新:一是提供可测量的“标尺”。乡镇文化工作做得好不好,由评估规范说了算,有了遵循。二是为基层文化工作方向设定“指南”。对照规范,乡镇会明确文化服务做什么,短板在哪里,重点是什么,如何对接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公共文化绩效评估系统,规范和评估系统相辅相成,实现数据网上动态填报,实时掌握信息,提升服务效能。规范具有示范价值和可复制性。(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在浙江音乐学院(筹)成立 |
下一篇: 浙江公布第二批省传统戏剧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