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鄞州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 带领群众走向“文化富裕”
发布时间:2015-11-25 10:28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11-25

  作为浙江省唯一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鄞州区主动设计和规划全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蓝图,10月底,鄞州区委、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鄞州区关于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鄞州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鄞州特色、更具辐射力、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好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之路。

  一、以现代化促标准化,“文化阳光”普惠全民。一是指标更加完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文件精神,将鄞州区标准细分为五大板块、94个细项,并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标准体系更高。制定与鄞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实施标准,如每年下基层放映公益电影5500场、送公益性文艺演出800场以上;组建6800名文化志愿者队伍,数量达到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五等。三是指标更加科学。指标设置将群众满意率、参与率和服务的长效化作为标准,如规定乡镇每年需举办连续3届以上、参与人数1000人以上的品牌文体活动至少3次,辖区群众受益率50%以上。

  二、以均等化促标准化,“文化雨露”润泽城乡。一是城乡均等。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一个总馆、多个分馆”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图书馆以区级馆总领,镇乡分馆建成率达100%。二是人群均等。针对学龄前儿童,首创“阅读起跑线”计划,令户籍人口0岁儿童早期阅读受益率达100%;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培训、演展和普及活动;针对“新鄞州人”,开展“文化暖流”工程;针对残疾人,推动所有公共文化设施落实无障碍设施改造等。三是区域均等。实施精准“文化扶贫”,对边远山区和经济薄弱镇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予以补助,要求每个村(社区)每年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4次、举办展览展示活动2次以上、举办公益培训或讲座不少于2次。

  三、以特色化促标准化,“文化风帆”引领发展。一是强化社会力量引入。创新将社会力量参与纳入标准化体系,以强化政府购买、民营(业余)团队参与、企业(个人)捐赠赞助等方式,发挥政府财力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二是强化高新技术注入。建立基于云服务,全区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数字化服务系统,打造鄞州“智慧文化”平台。将免费Wi-Fi拓展至区镇村三级,在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上网服务。三是深化地域品牌融入。将“天天系列”、博物馆群等文化项目写入细则;将王应麟读书节、梁祝爱情节等区级文化节庆品牌纳入标准,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域品牌。

  四、以制度化促标准化,“文化体系”确保落地。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区财政每年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乡镇每年按辖区内常住人口数不少于人均15元的标准安排文化体育活动经费(不含基本建设和人员经费)。二是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出台《鄞州区镇级公共文体场馆规范服务指导意见》《鄞州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等细化文件,将22个部门纳入责任体系,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改革。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考评体系,采取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区文广局每年2次以上对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85%以上,满意率95%以上。(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