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嘉善设立“文化庭院”畅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末梢神经”
发布时间:2015-12-31 09:47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12-31

  为更好探索“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革任务近两年,浙江嘉善县因地制宜开展了农村文化庭院创建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微型体。 

  一、设定1+X空间布局,增强辐射效应。文化庭院以文化礼堂(或文体活动中心)为中心点,空间布局上作1+X的延伸,根据农村实际需要,选择若干个思想素质好、参与意识强、群众威信高的农户作为庭院院长,要求农家自15平方米以上且环境优美的庭院;5分钟路程内有15户以上的农户集聚;有整洁的客堂提供15平米以上作为百姓课堂阵地,配置1个报架、1个书柜,并结合农家书屋、图书分馆流动图书方便借阅。礼堂与礼堂间遍布了多个小庭院,有效增强了辐射效应,编织出一张张农村精神家园的大网络。 

  二、设定“3+X”项目模式,增强联动效应。庭院形成了3+X的项目模式一是引导群众自发组织文艺性活动每期由村(社区)文化员定期指定2户以上农户编排文艺节目、进行才艺展示等,激活民间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基层文艺爱好者作用,创作群众爱看、爱参与的小型文艺节目,开展群众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边学边比活动。二是设定以县、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和普通农户三级联动的固定活动和若干个主题活动。在三级联动活动中,县级党员干部以走基层宣讲为主要形式,通过所在村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策划,定期搜集群众感兴趣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分类梳理,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供的三大县级讲师团县形势政策宣讲团、百姓课堂宣讲团、文化礼堂百姓讲师团菜单,邀请讲师团成员以问答式、座谈式进行宣讲三是镇村党员干部以走亲连心为主要内容,镇村干部在庭院活动中开展民情民意调查,记下民情日记,准确掌握一手资料,零距离访民情、听民意,掌握实情,并形成意见反映、问题办理的双向服务机制。干窑镇2014年仅一年,通过文化庭院征集到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养老等各类民事问题就达876件,完成处置办结806四是X,即结合县情形势和传统节日,设定主题,文化礼堂派送一批微节目理论宣传普及、文化惠民普及、乡风文明在大礼堂小庭院间形成联动效应。 

  三、建立三项活动机制,确保长效运行。一是建立院长负责制度选择村内文化带头人、宣讲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有影响力、有组织力的农户,作为庭院院长,村(社区)文化负责人和院主共同负责日常庭院活动的组织联络,定期策划活动,召集周边农户、主持活动。二是建立干部联系制度结合基层干部住夜值班制度,每户庭院均设有镇干部指导员、村干部联系员以及文化礼堂联系制。文化礼堂及镇村的文化活动定期派送入院;庭院定期评选推送出一批优秀节目进入文化礼堂巡回展演。三是建立院企结对制度镇内企业以村为单位与相关庭院进行结对,通过庭院优秀作品走进企业展演,企业积极助推庭院创建,每年提供结对经费的互动形式,推动活动的长效开展。(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