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宁波江东区“四个结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发展。
一是“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以“开心综艺”、“百姓课堂”、“移动展厅”、“民星擂台”、“社区电影”、“阿拉书吧”为内容的“快乐·365”等文化惠民活动,活动覆盖各街道社区,全区上下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在加大“送文化”力度的同时,还着重实施“种”文化工程。依托文化惠民实事工程建设,打造区、街道两级特色文化惠民团队,重点扶持民星艺术团、宁波文化广场艺术团等团队,培育基层优秀文艺骨干,打造群众文化“领头雁”,带领全区600余支业余文艺团队发展。
二是“办文化”与“管文化”相结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质化。依托区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形成公益课堂、数字电影、展览展示、艺术培训、团队培育、“你点书,我买单”、“图书快递”、“真人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绘本图书馆”、“职工书屋”等公益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并向基层延伸,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探索“互联网+文化”模式,统筹整合辖区优质文化资源,拓展“阿拉文化空间”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范围和内容,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使政府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三是“育品牌”与“创精品”相结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深化海商主题文化品牌,策划开展海商文化周系列活动,丰富海商文化内涵,扩大海商文化影响辐射力。策划推进阿拉宁波摄影节、“书香江东”读书节等活动,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品牌活动的开展带动了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繁荣,为文艺精品的创作、打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发挥都市音乐创作联盟等创作平台和文艺创作人才的作用,挖掘本土特色题材,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甬剧小戏《车位》喜获浙江省“群星奖”。
四是“文化夜市”与“月光经济”相接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区域化发展。依托东外滩文化公园,策划“艺培风采 欢乐舞台”系列等品牌活动和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宁波书城区块的书香文化氛围,使宁波书城“城市书房”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扩大东外滩文化公园影响力。在宁波文化广场深入开展“百场文化进东部”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系列文化活动280场,有效助推文化广场人气和商气的汇聚。(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