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今年以来,浙江省文化厅积极开展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学、采、送、种”四大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一、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组织发动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广大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深入基层活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一方面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用优秀文艺作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一方面让文艺工作者近距离感受民风民情,全方位捕捉艺术灵感。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坚持为农村基层少年儿童送去优秀的儿童剧作品,每年面向市县中小学校开展400场左右的“雏鹰计划”优秀儿童剧演出。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送演出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送去农村基层观众喜爱的歌舞、民乐节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教师连续四年赴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实地研究当地畲族民间音乐,搜集整理畲族民歌、采访当地畲族民歌传承人,体验畲族生活,酝酿创作新创器乐作品《畲山音画》。浙江昆剧团开展“幽兰寻根——昆曲百场送礼堂”活动,将浙昆数代艺术家“活态传承”的精品剧目送到各地农村文化礼堂。浙江美术馆采用向基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输送优质展览或联合办展的方式,将浙江美术馆优质展览资源送到基层一线,解决基层展览资源匮乏和品质不高的问题。宁波市演艺集团深入农村文化礼堂,开展艺术家结对活动,帮助基层文艺团队培养人才,并组织业余文艺人才与专业演员同排一台戏,同台演出,提升了基层文艺团队的质量。今年上半年,全省文化系统共组织500余场赴基层慰问演出活动,参演人员3000余人次。
二、开展反映现实生活文艺创作。积极组织省级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开展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创作,通过推出作品来检验“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主题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浙江交响乐团组织驻团作曲家在绍兴地区蹲点采风,搜集整理当地民间戏曲音乐素材,着手创作交响乐作品《社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舞蹈编导赴金华市浦江县创作采风,取材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浦江板凳龙以及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元素,创作了舞蹈作品《凳之龙》,入选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浙江越剧团组织本团主创人员赴温岭市对最美渔民郭文标的事迹进行实地蹲点采风,为以该题材创作一台越剧现代戏搜集素材。今年上半年,全省文化系统共组织70余批次创作人员赴全省各地深入生活蹲点采风活动,参与人员近600人次。
三、探索建立支持基层文艺创作的长效机制。制订出台《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蹲点采风活动实施管理办法》,筹划出台《省属文化单位支持地方文艺精品创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优质艺术资源下沉、支持基层文艺创作的长效机制。浙江越剧团帮扶丽水市松阳县挖掘当地戏曲非遗项目“松阳高腔”,共同打造以当地文化名人、南宋女词人张玉娘为题材的传统戏曲剧目《张玉娘》,计划于2016年8月首演。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帮扶舟山市挖掘当地民间音乐“舟山锣鼓”,合作推出大型渔俗音画作品《鼓舞大海》。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帮扶天台县挖掘当地天台山佛教名胜地旅游资源,合作推出大型歌舞音画作品《天台山传奇》。浙江交响乐团帮扶新昌县挖掘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合作推出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唐诗之路》。浙江美术馆探索与基层美术馆共建“流动美术馆”的工作机制,确定了9个市12家“流动美术馆合作单位”,初步建立起流动展览工作体系。今年上半年,全省文化系统共组织省地合作创作文艺精品30余项,参与人员近100人次,流动展览参观观众逾6万人次。(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浙江宁波出台全国首个非遗保护地方标准 |
下一篇: 浙江宁波鄞州区率先在中小学实施“一人一艺”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