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舟山启动老年人网吧免费上网服务项目,依托网吧现有场地设施,将文化企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辖区老年居民提供便利公益服务,在提升网吧形象的同时,撬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自10月项目示范点开放以来,运行有序,社会效益显著。
一、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建全市首家老年人免费上网服务项目示范点。选择位于居民集聚区的定海小生网咖为先行先试单位,周边3个社区有2700名老人,利用网吧行业上午空档时间,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同时,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工作制度,把老年人免费上网服务平台融入社区老年事业。推荐社区老龄工作干部为兼职指导员,负责宣传教育、安保、学员招收登记、办理上网证等工作。选配优秀辅导员,按初、中、高三个阶段分班培训辅导。完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老年人上网时间,施行签到登记、凭证上网,并将其家属联系电话统一印制在上网证上。营造舒适合理的老年人上网环境,配备学习用品、书写笔、老花眼等,设置新闻浏览,推荐网络电影、文艺节目及健康养生等内容。
二、改变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实现政府、网吧、老年市民三赢局面。充分利用网吧现有场地、设施、人才资源,将公共文化服务植入到网吧商业模式,节约了大量政府资金,以建设一家面积30平方米设有2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为例,每年需投入政府资金约需30余万元。将网吧拓展为老年网民集学习、休闲、交流为一体的多维服务空间,使网吧成为公共电子阅览惠民服务网点,为网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选择,也为老年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
三、政府指导,协会督导实施,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在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导下,市网吧协会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和监管责任单位,全面总结老年人上网免费服务项目开办经验,为政府部门项目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为网吧行业开办项目提供样板模式。目前,舟山市共有网吧128家,1万多台电脑,预计实现全市覆盖后,每天可接纳10000余名老年人上网。(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