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杭州市文广新局以“社会协作”为抓手拓展公共阅读新空间
发布时间:2017-02-14 10:42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2-14
    为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相关精神,实施好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意见,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改善民生作为本职要务,以杭州图书馆为突破口,通过开放办馆,融合社会力量、广纳社会资源,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办文化的路径依赖,实现了阅读服务从“图书馆内循环”向“社会大循环”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阅读新空间,提升了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实施情况 

    1、“中心馆+主题馆+24小时图书馆+漂流书亭”打造网格化布局的公共阅读新空间。利用品牌优势将众多社会力量纳入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在几乎“零投入”的基础上,新建主题分馆7家,24小时图书馆2家,市本级累计有主题分馆13家、漂流书亭120个,构成城市公共阅读新空间。 

    2、“悦读”和“悦借”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联通的读者借阅新空间。与各大书店合作推出“悦读”服务,将阅读选择权交给读者,改变了传统借阅模式;推出“悦借”服务,实现线上借书、快递到家,让物理距离不再成为阅读障碍。同时以临安、富阳、桐庐为试点,推出手机点点、送书到身边的“掌上农家书屋”项目,惠及广大农村群众。 

    3、社会力量合作开展文化活动拓展文化体验新空间。2016年,引入企业、社团、个人举办内容丰富的公益活动1400余场;创新管理和运作模式,让市民全面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全年志愿者服务达7080小时。 

    4、引入人工智能助力图书馆智慧云空间。基于文化部门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努力,阿里蚂蚁金服主动伸出橄榄枝,免费赠送自主开发的“智能咨询机器人”服务,帮助市民通过微信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此举为国内公共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5、基金会搭台构筑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新空间。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通过募捐、拍卖等渠道广泛募集社会资金,2016年共收益300多万元,新募集资金51万元,有力补充了事业发展经费。 

    二、主要成效 

    1、一个突破:通过社会合作,打通了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场馆建设从体制“内循环”向社会合力共建的模式转变,有效缓解了公共文化事业资金不足、场地有限、人才贫乏等问题。 

    2、四个创新:一是理念创新。以“开放、合作、共享”为原则,推动办馆理念从政府办馆到社会合作办馆转变,服务理念从传统配送式服务向自主选择式服务转变;用户理念从单一文化消费者向文化参与、创造、传播者转变。二是服务创新。图书馆服务呈现分众化、主题化、社会化、网格化特点;改变图书馆与书店的传统合作和采购模式,让市民享受更多的图书选择权;引入志愿者全面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日常管理、服务设计和提供,图书馆成为鼓励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主阵地。三是机制创新。募集公益资金支持全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形成“财政+社会资本”的投入机制;建立合作准入机制和具体业务规范,形成图书馆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服务的合作办馆机制。四是技术创新。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引进大数据管理,为市民提供更为丰富、全面和精准的参考咨询。 

    3、三大提升:一是提升了市民获得感。在杭州主城区增加近1万平方米的公共阅读空间,有4.6万余人次在书店外借图书17.2万余册;通过手机APP完成接力式借阅13.9万余册;“悦借”服务开通2个多月,用户下单8880次,送出图书2.34万册。2016年杭州图书馆接待读者405万人次,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和活动的满意度达90%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市民对图书馆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文化获得感日益提升。二是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推动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更为精准、有效。在不增加政府财政、人员投入的情况下,拓展了公共文化设施阵地,提高了图书的流通册次,盘活了社会闲置资源,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推动了“供需对接”,形成了社会合力参与公共文化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了城市文化形象。系列举措极大激发了杭州市民的阅读热情,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央视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转载近百次,仅去年一年,广东、湖南、山东等地33个城市的政府领导赴杭图参观考察,部分城市借鉴经验,在当地实践。 

    下一步,该局将以服务城市国际化为契机,进一步调动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国际服务能力。依托智慧文化服务平台“文澜在线”,形成“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传播体系,与市民社区大学课程相结合,为市民提供全新的在线学习模式。完善“悦读—你看书我买单”和“悦借—在线借书,快递到家”服务,推出“悦享”“悦购”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为市民提供更为人性化的阅读服务体验。以“馆办+官办”“馆办+民助”“馆助+民办”等合作方式,继续推进特色主题分馆建设;引入“院士科学实验室”、“创客空间”等项目,丰富文化活动供给;建立志愿者人才库,吸引市民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精心打造“中国阅读杭州发布”,权威发布推荐书目,全力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让“书香杭城”氛围更浓。(来源:杭州市文广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