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高度重视越剧的传承与发展,大力实施越剧振兴计划,通过演好“复兴”“市场”“传承”三台大戏,创新发展越剧文化资源,推动越剧事业产业做大做强。
一、演好“复兴戏”,重塑绍兴越剧主角地位
一是出精品促演出。注重戏曲精品创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打造明星版越剧全国及国际巡演。截至目前,明星版越剧巡演走遍全国各省会城市,并在法国、美国等多个欧美国家进行交流演出,累计在近百个城市演出200多场。
二是搭平台办节会。搭建戏剧节、江浙沪(闽)经典越剧大展演、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越剧春晚等活动平台,弘扬越剧文化。其中,江浙沪(闽)越剧大展演已连续举办十四届;首届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吸引了11个国外越剧团体、16个国内戏迷越剧团和11个高校社团参与,并成立全球越剧戏迷联谊会;2017年越剧春晚通过绍兴、上海、北京、广州、杭州五城联动,总票房突破100万元,观众近7000人。
三是筑阵地聚人才。积极引进方亚芬、李敏等9位越剧名家落户绍兴设立“越剧名家绍兴艺术工作室”;上海越剧院、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等一流剧团在绍兴设立“全国著名越剧院团绍兴艺术基地”。截至目前,绍兴本地已有戏剧梅花7人8朵,其中越剧5朵。
二、演好“市场戏”,力推绍兴越剧产业发展
一是打造越剧小镇,推进越剧文化旅游融合。积极打造位于越剧发源地嵊州施家岙村的越剧特色小镇,带动周围3.68平方公里环境优美区域共同发展。目前,该项目和绿城集团签约,已完成相关规划,积极争取列入省第三批特色小镇。
二是打造龙头企业,加快越剧产业专业运作。以绍兴大剧院管理经营有限公司(绍兴市演出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大型演出市场运作,公益性活动实行政府采购。2016年,绍兴大剧院(演出公司)各类演出营业收入已突破1200万。斥资2000万元,于2016年5月成立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运营越剧相关产业。
三是推进智慧营销,搭建越剧推广传播平台。积极构建中国越剧推广网,搭建演出项目采购平台。拟将绍兴地区所有的越剧演出项目进行统一推广代理,并与全国各地越剧院团洽谈,计划将各地演出项目纳入网络新媒体推广,进一步扩大越剧传播面和影响力。组建中国越剧票务网,用2—3年时间将全国各地越剧院团票务纳入中国越剧票务网,做大越剧在全国戏曲市场中的份额。
三、演好“传承戏”,力保戏剧文化后继有人
一是做强越剧教育。依托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和绍兴艺术学校戏剧专业教育,累计培养越剧传承人才2500余名。开拓专业剧团人才培养梯度,如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与小百花艺术学校开办全日制“国遗·绍兴地方曲艺传承班”,首届学生经过3年的严格培养,已成为戏剧队伍的重要力量。
二是做优精品培育。积极开拓越剧外延,顺应时代发展打造新的经典曲目。2016年7月,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创排的新编越剧《屈原》晋京献演,入选中国文联、中国剧协首批中国历代文化名人戏剧创作工程,并列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演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受到高度评价。越剧《青藤狂歌——徐渭》项目入选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鉴水吟》《杭兰英》《一钱太守》等一批新编越剧丰富了越剧经典剧目,带来了越剧市场的新气象。
三是做好唱演普及。绍兴小百花越剧传习中心等一批国有剧团通过“送戏下乡”、“周末剧场”等方式,积极推广越剧艺术。嵊州市专门成立越剧繁荣发展基金,奖励民营剧团,出台民营剧团按其当年实缴税收的额度予以返还的补助优惠政策,助推民营剧团转型升级。目前绍兴全市共有民营剧团189个,其中越剧民营剧团近90个,成为传承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浙江四举措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
下一篇: 浙江力推戏曲进校园传承传统戏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