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青花把莲纹盘(明宣德)
广东省博物馆: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广东省博物馆于5月18日举办馆藏明清彩瓷展。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彩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别。釉下彩绘最早出现于三国末期,唐代长沙窑始大规模生产。长沙窑用褐、绿、蓝彩在瓷胎上绘画,开创了以绘画技法装饰瓷器的先河。宋、金时期,彩瓷有了新的发展,磁州窑系的白釉黑彩、白釉酱彩、绿釉黑彩、白釉红绿黄彩,定窑的白釉黑彩、白釉红彩、白釉金彩、黑釉金彩,吉州窑的白釉褐彩等,品类繁多,题材丰富。元代景德镇出现了成熟的青花瓷器,成为名盛一时的釉下彩瓷;此外,青花釉里红、蓝釉金彩、蓝地白花也成为非常名贵的品种。
明代出现了唐、宋以后中国制瓷业的第三个高峰,其彩瓷以青花、釉里红、釉上五彩、青花五彩、斗彩等最为著称,其次还有白釉红彩、白釉酱彩、白釉绿彩、青花红彩、黄釉青花、黄釉红彩、黄釉绿彩、黄釉紫彩、红釉绿彩、酱釉绿彩、素三彩等多个品种。清代彩瓷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断创新,工艺上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超越了以往各个时代,达到了我国彩瓷艺术的顶峰。
本次展览从馆藏中精心挑选出150多件展品,包括青花、粉彩、珐琅彩、康熙釉下三彩、斗彩等主要品种,其中不少展品还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明清彩瓷向来以工艺精湛、装饰华美、实用性与观赏性并重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把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繁盛局面呈现出来,给各位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釉下三彩八骏纹花觚(清康熙)
上一篇: 2006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隆重开幕 |
下一篇: 国家大剧院“脱壳”抢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