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两岸城市艺术节亮点多
发布时间:2006-09-20 15:05 来源: 编辑:汪淼
信息来源: 2006-09-20

 

《艳歌行》剧照   卢旭 摄

 

 

现代舞《支离破碎》  卢旭 摄

 

    文化传播网(刘松媛):9月14日晚,夜幕下的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里乐声缭绕,满族鼓与乐队的《神调》,民族管弦乐合奏的《北京点点》,琵琶曲《天祭》,民族管弦乐音画《易之随想》,二胡协奏曲《西秦王爷》……由台北市立国乐团奉献的“民族乐韵两岸情”音乐会,拉开了“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台北周)”的序幕。

 

    这次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是海峡两岸首次以城市文化艺术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台北市首次应邀来祖国大陆参加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

 

    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介绍说,这次来京的台北文化团共有280多人,活动为期两周,包括论坛、艺术演出、展览、青少年交流,展示了台北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艺术风貌的全景图卷。该艺术节涵盖了台北市最具代表性、最有活力的艺术团体:1983年12月正式开馆的台北市立美术馆,是台湾第一座以推广、展览现代艺术为主的美术馆;1979年诞生的台北市立国乐团,是台湾第一个专业国乐团,享有“台北市最佳文化代言人”美誉;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成立于1969年,是台湾演出曲目最多的大型音乐团体;台北市华冈私立艺术学校,培养出大S、小S、王心凌等多名艺人;成立于1983年的汉唐乐府为南音古乐赢得了国际声誉;台北越界舞团、创作社剧团也在台湾享有盛誉。

 

    在开幕酒会上,台北文化团团长、台北市政府副秘书长范良锈致辞。他表示,“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台北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新页,也是北京和台北两个文化城市双向互访的里程碑。这次来京的艺术团队,长年在海外演出,但是为了此次活动,纷纷挪出档期,就是希望“伯牙遇知音”,和北京的朋友们做一场真正的文化艺术的心灵交流,认识台北文化发展的多元面貌,拉近北京人与台北人的心灵距离。相信这次北京和台北的双向文化交流,绝对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功能,让两边的民众,都亲自看到、听到、感受到另一个城市优美丰富的艺术文化,扩大城市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共享双城真性情,共享华人新世纪。”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廖咸浩动情地说。他告诉记者,20年来两岸的交流已经不计其数,但一直比较零星。“两岸分隔50多年,彼此在文化上都有创新和积累,如果我们一直以旧的方式了解对方,会有局限。”在廖咸浩看来,如何加强双方对各自文化层面最新情况的了解,是当前两岸文化交流领域最需要下功夫之处。“无论是台北到北京,还是北京到台北,我们都力求拿出最当代的东西与对方分享。”

 

    9月15日,两岸“城市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贵宾楼举行。论坛上,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廖咸浩向与会人士介绍了台北市的文化艺术推广策略与成就,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书林慧芬、台湾建筑史专家李乾朗教授等介绍了台北市对古迹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北京市文化界人士向台湾朋友介绍了北京保护文物古迹等方面的工作,双方还就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展开了讨论。

 

    当天晚上,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台北越界舞团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上演现代舞《支离破碎》,舞蹈分为残缺记忆、身体研究、虚拟实景的伊甸园、水的回忆、某些碎片、疏离印象、残章7个部分,编舞张晓雄是近年亚太地区出类拔萃的新锐编舞家、舞蹈演员,在这一舞蹈中,他对其生命历程中的记忆残片进行了选择性的挖掘、重组和编织,以一贯的简约风格,借由舞者的肢体动作隐喻现代人的网络化生存。

 

    9月16日,台北市立美术馆策划的“台湾美术发展1950-2000”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展出台湾现当代111位代表性艺术家的121件作品,全面呈现台湾自1950年以来的美术发展轨迹。台北市立美术馆收藏的主题是20世纪后的现代美术,其中又以1940年起台湾本土创作居多,目前典藏品已达4000多件,分为雕塑、西画、油画、水墨、素描、书法、工艺等十三大类。本次展览是两岸美术馆间首次大规模馆际交流,该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其间还将举行“两岸美术论坛”。

 

    9月17日晚,汉唐乐府在北京海淀剧院上演了《艳歌行》再一次成为本届艺术节的亮点。舞者以令人惊艳的古典装扮出场,配合古乐节奏的律动,婀娜多姿的身段,呈现出传统古乐舞特殊的意境。汉唐乐府成立于1983年,由南音名家陈美娥创办于台北。该团秉持重建南音古乐于中国音乐史学术定位之宗旨,以明确的学术目标,深邃的文化精神、民族的音乐特质,古典的艺术内涵、淬炼的唱奏演技,造就汉唐乐府沉蕴优雅的清新风格。1996年,汉唐乐府创造性地将深邃悠扬的南音古乐与典雅脱俗的梨园科步相结合,创作出南音乐舞《艳歌行》。近10年间,《艳歌行》美轮美奂的汉唐遗韵不仅倾倒了海内外南音迷,更惊艳欧美歌剧舞台,为古老的南音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

 

    据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介绍,两岸城市艺术节“台北周”文化交流活动结束后,北京将应邀于10月16日至24日赴台举办“北京周”。届时,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现代舞团、中国杂技团等5个表演艺术团将赴台演出;与此同时,中国美术馆将赴台举办“展开的现代主义——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展览,拟展出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10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