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冲刺世遗 6月底投票表决
发布时间:2007-05-17 09:53 来源: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 2007-05-17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地名和原来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历史上为古宅乡的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

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日升楼与翼云楼。位于赤水镇大同村村口,始建于1926年,属于私人建造的用于防匪、居住的碉楼。两楼并排而立、相互依偎,数十载的风雨侵蚀使之留下斑斑痕迹。该楼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适庐。位于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村中,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开平第一个农会——虾边农会及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据点。该楼的标准层3层,顶部亭阁2层,第4层正面为柱廊式,四角均有一个“燕子窝”,窝内均设有枪眼。顶层为欧洲城堡式。适庐古色古香,堪称“三合土”碉楼的代表作。

    人民网: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下月将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投票,如获通过,“开平碉楼与村落”将成为中国第34项世界遗产。

    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今年6月23日到7月2日在新西兰举行。届时,从已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185个国家中选出的21个理事国代表将在现场投票表决,如有2/3代表投赞同票,"开平碉楼与村落"将成为中国第34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据悉,本次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申遗”报告的有60个国家的60多个项目,经过几轮筛选,在今年1月巴黎召开的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秘密”会议上,“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进入最后一轮角逐的17个“决赛选手”之一。但由于巴黎会议对外保密,与“开平碉楼与村落”一同竞争的另外16个项目并没有向外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