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字博物馆即将震撼开馆
发布时间:2009-11-12 11:26 来源: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 2009-11-12

  

  1112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召开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河南省副省长孔玉芳,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河南安阳市市长张笑东、中国文字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冯克坚等出席了发布会。会议由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杨建昆主持。

  据悉,中国文字博物馆经过近三年的场馆建设、文物征集和陈列布展工作,将于1116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开馆。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发祥地,在展示悠久的中华文字和文明方面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

  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取材于象形文字的“墉”字,占地143亩,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投资53751万元。主体馆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庭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金碧辉煌的建筑外观与错落雅致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显示了人文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哲学内涵。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配与声、光、电设施的合理配置,代表了我国当前建筑技术和陈列展示的最新水平与发展方向。

  项目建设计划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展厅面积7554平方米,总投资39751万元,主要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等,其中,主体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高度32.5;二期工程拟占地62亩,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主要包括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外景图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整体布展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特别展览四个部分,共8个展厅。此外还设有互动与影像厅、4D影院等。截止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

  序厅位于一层中央大厅,主要由四块浮雕组成,分别为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浮雕、中国书法史浮雕、一片甲骨惊天下浮雕、各少数民族文字浮雕。基本陈列为“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共有5个展厅,15个单元,以中国文字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为主线,以出土的文字文物为支撑,向公众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同时,呈现出我国民族文字大家庭的盛况。专题陈列为“一片甲骨惊天下”,该陈展以详实的资料向观众全面展现了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特别展览包括“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展出故宫博物院书法藏品精选和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精品。

  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国文字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十分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设置了互动与影像厅,包括缤纷汉字、猜字迷、名片设计、数字化汉字、文字载体展示、4D影院等10个互动游戏

  为扩大中国文字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庆典活动,包括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开幕式焰火晚会、首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当代中国600位书法名家作品展、中国文字服装艺术展演、中国文字刻瓷艺术展、4D影片《甲骨文》全球首发式、《千年甲骨文明之源》系列邮票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首日封发行式等。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少数民族文字,旨在充分展示中国文字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语言文字的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建设成为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家的汉字文化中心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平台为目标,逐步完善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功能,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对社会的展示、教育和学术研究功能。

  为进一步丰富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文化部、财政部向中国文字博物馆赠送一套“中华再造善本”,共计7588990册,以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建设与学术繁荣。此前,国家文物局已将国家征集的8件珍贵青铜器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