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记者卢旭 摄
王文章代表文化部向展览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各位参展艺术家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为充分展示近年来美术创作的优秀成果,彰显中华文化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美术事业繁荣发展,文化部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共同主办了本次展览。展览以“中国风格·时代丹青”为主题,汇聚了我国国画、油画、版画界老中青三代优秀艺术家近年来的精品力作。参展的300多件优秀美术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近些年来中国美术创作方面的新探索和新成果。艺术家们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触和感人的形象,充分地反映了火热的社会生活以及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相信能够唤起广大观众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切感动和强烈共鸣。
他希望,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能真正成为名家云集、名作荟萃的展示优秀美术作品的平台,不仅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分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能更好地团结全国老中青优秀艺术家,进一步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展现时代新貌、讴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为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刘大为在致辞中对本次展览“以评选艺术家与评选作品相结合”的策展方式,明显区别于当前各种美术大展予以高度评价。本次展览采取了过去历届全国性美展所没有的新模式,即以全国画院和各专业机构推荐、展览艺委会提名两种方式遴选作品,弥补了过去一些全国性展览,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不愿参加或评委须回避的遗憾,使得广大观众能在展览上一睹吴冠中、黄永玉、周韶华、杨之光、方增先、刘勃舒、范曾等名家的力作。一批富有创作实力的中青年艺术家也积极响应,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在严格的评选机制下,参展作品个性突出、特点鲜明,除了对主题的积极呼应,更反映了中国艺术家在追求中国文化主体精神及当代建构方面的探索。
开幕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艺术家与理论家共聚一堂,就本次展览的作品创作、艺术风格、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简短而热烈的探讨。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将绘画艺术列为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不仅是对舞台艺术展示的有力补充,更反映了国家对美术事业的高度重视。而本次展览在评选机制方面的创新、在运作模式上充分依靠艺委会专家等做法,也是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生动反映。80岁的广东籍画家杨之光感慨地说,艺术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创作出优秀作品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贡献”。
据了解,为了全面总结经验、开展学术研究,除在展览上同期推出相关画集外,展览组委会还将组织出版相关论文集和文献集。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