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启动 赵少华主持第一次分组会
发布时间:2012-04-20 15:27 来源: 编辑: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信息来源: 2012-04-20

    4月16日,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与英国文化大臣亨特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 & A博物馆)共同主持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这也标志着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正式启动。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会场(摄影:孙延)

  刘延东强调了中英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提出“机制”建设的原则构想,并就中英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和青年等六大领域的交流提出建议。

  亨特表示,“机制”将成为两国高端联系的第三根支柱,必将拓宽两国现有牢固的人文关系,加深两国人民之间更加直接的联系,并为两国经贸交流带来更多商机。英方愿与中方一道,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体育、旅游等领域不断拓展新的合作。


赵少华副部长主持分组会(摄影:孙延)

  英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欧盟国家,也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立双边高层人文交流机制的国家。

  会后,刘延东国务委员与亨特文化大臣共同签署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V & A博物馆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中英双方还在教育、科技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机制”启动仪式后即与英国文化委员会总裁马丁·戴维森共同主持了“文化关系与艺术”分组会,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及驻英使馆文化处的代表出席了分组会,英国文化委员会、大英博物馆、V & A博物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以及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等相关机构负责人也参加了分组讨论。


分组会会场(摄影:孙延)

  双方在文化、教育、语言教学等领域展开讨论,总结了经验,查找了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对未来的一些具体工作设想及重点项目达成广泛共识。双方就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和交流,文化艺术机构和文化企业对口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参加对方国家举办的艺术节活动,促进两国智库、思想界、文学界的交流,以及在英的中文教育、学历互认、孔子学院和英国高等及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双方一致认为,中英文化关系40年来发展顺利,成果斐然,“机制”的建立为两国今后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潜力巨大。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