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河南:让大部分文化单位走出政府怀抱
发布时间:2005-07-15 10:54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07-15

    “想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员,走街串巷演出,可以用自己挣的钱,捐献给国家买一架飞机;可现在一个人员庞大、阵容齐全的豫剧团却到了无钱排戏、无钱演戏的地步,原因是什么?根本问题出在体制机制上。”
   

    7月12日上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于郑州召开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一番语重心长的讲话,拉开了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大幕。他说,要坚决把大部分文化单位从政府的怀抱里放出来,让他们在面向市场、面向群众、自己创业的过程中求生存、求发展。
   

    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被重笔写进了新近研究制定的《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实行国有事业体制,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出版社除保留河南人民出版社事业性质外,其他出版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文艺演出团体除河南豫剧院保留事业性质外,其他文艺表演院团和演出场所,全部进行转企改制。
   

    规划同时提出,在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的基础上,着力培植一批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河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景点、文物古迹遍布全省各地,近年来文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去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但整体上看,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小、散、弱”现象突出,全省有1.27万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从业人员有6.9万人,平均每个单位5个多人,仅豫剧团就有108个,重复设置,资源零散,形不成合力,另外,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国有文化单位内部机制不活、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沿黄文化带为主轴,以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为两翼的文化产业格局,重点培育传媒、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新兴文化七大产业,着力打造六大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