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近年来依托优势文化资源,采取强化行业管理、积极办展、参展、培养农民牧民文化技能技艺等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青海省拥有工艺美术企业近百家,年产值3亿元,从业人员2万人,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青海省工艺美术资源丰富,约有21个大类,上千个品种,发展工艺美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省文化厅明确提出了以工艺美术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思路。去年,青海省成立了民族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协会,36家单位、80名个人成为首批会员。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维护了会员的合法权益。
从2003年开始,青海省连续3年举办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参展企业一届比一届多,效益一届比一届好。今年展览吸引了省内外的55家企业参展,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展览的连续举办,产生了规模效应,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集中展示工艺美术资源、扩大对外宣传、开展合作交流、项目洽谈、招商引资搭建了重要平台。与此同时,青海省还积极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和个人参加西安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北京行、青洽会等重要展览活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累计销售收入近50万元,签约项目资金200多万元,意向性签约项目30余个,资金达2亿元。
青海省还把培养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能手作为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从省扶贫办争取资金65万元,连续举办多期青海省贫困地区农牧区文化技能技艺带头人培训班、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培训班以及热贡艺术、刺绣、农民画培训班,累计培训农牧民500多人次,同时还组织他们赴外省观摩、考察。
上一篇: 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楚雄开幕 |
下一篇: 青岛全力打造“音乐之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