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在寻找阿房宫范围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座建筑遗址。虽然该遗址在农民盖房取土时遭到破坏,但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弄清了其基本结构。
该建筑遗址分为下部夯土台基和上部建筑两部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领队李毓芳研究员说,在底部建筑倒塌堆积中发现不少战国时期的绳纹铺地砖和山形云纹及素面的半瓦当,这与秦都咸阳宫建筑遗址出土的铺地砖和半瓦当基本相同。另外,从建筑形制来看,该遗址与秦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的形制基本相似,为一座战国时期典型的高台建筑。另外,该遗址还出土了不少汉代的板瓦和筒瓦。由此推测,该座建筑是从秦国沿用到西汉的皇家建筑。
考古人员从该遗址发现的红烧土、墙皮遗迹推测遗址被大火烧过。但是没有发现比西汉时期更晚的遗物,推测该遗址应是毁于西汉末年的战火。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孙福喜表示,这个建筑遗址除了南边的底部、中部建筑外,在西边、北边也发现了柱础石,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围绕着顶部建筑四边方向都有廊房和廊道,不难想象其整体构成为一个设计宏大的皇家建筑。
上一篇: 我国首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即将建成 |
下一篇: 文化同行 三国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