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旭12月1日说,他们在中缅边境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大量珍贵文物。
发现文物的地点在与缅甸北部毗邻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东北怒江峡谷的一个山梁上。今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云南考古学家在这个被称作“潞西尖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点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了一千三百余件石器、近万块陶片,考古专家初步估计这是一个距今三千至四千年的遗址。其中首次发现了圆孔方形石盘、五瓣花形石饰品、器型特异的石镯等,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石料、石器半成品。为破解三千余年前古人石器制作工艺流程细节,提供了实物资料。
尖山遗址紧靠亚洲著名河流怒江(自中国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地处一个海拔一千二百八十米的小山村,村里有四十多户人家,村民们说他们过去就常常挖出一些石器,他们叫做“雷楔子”。这些楔子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
此次考古发现,出土的石器在二百平方米的考古工地内成堆、成片密集分布,大量石料伴随着盆、罐、钵等器物出土。部分陶片上还有网格纹、旋纹等。在考古现场,还令人惊奇地出现了一组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遗迹,面向怒江河谷,依山势排列,长约二十米,周围残留了一些柱洞。
考古专家刘旭说,“石网坠、石箭镞、石矛、石锛、石斧为所发现石器的主流,明显反映出当时尖山人打渔及狩猎为生,这也是当时怒江下游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为云南边境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还说,未来这一考古课题还将继续深入进行,更多的历史遗存等待发现,更多历史谜底等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