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韩宗树):日前,记者就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缩小城乡群众享有文化权益的差距等话题,走访了湖南省副省长许云昭。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及其作用的?
许云昭: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展示社会文明的窗口,也是保障和发展城乡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先进文化重要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建和社会力量兴办的用于开展公益性活动的服务设施,其中属文化系统管理的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及文化馆、站等。到目前为止,湖南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15个、群众艺术馆15个、文化馆125个、文化站2508个,另有各类博物馆70个。为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功能,全省许多市、县对辖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名录张榜公布,并公示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服务内容等,还对残疾人、老年人、学生和军人实行各种优惠,使广大群众尽可能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雨露和阳光。
记者:您对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现状作何评价?
许云昭:湖南省有6750万人口,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重视不够,除了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的认识和工作还不到位外,文化管理部门自身也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不力;二是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偏少,部分设施陈旧,“公益性”功能体现不够;部分群艺馆和文化馆、站由于投入甚少、设施简陋、队伍流失和管理不善,使一些昔日人气兴旺的“文化殿堂”如今门可罗雀,令人遗憾。
记者:面对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喜与忧,省委、省政府有哪些对策和举措?
许云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经费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为辅。近年来,为尽快扭转全省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占地4.9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的省群艺馆建设被列为全省重点工程,省长周伯华亲自到新馆建设现场办公,该工程目前已完成规划许可、土地测绘和图纸设计等工作。全省许多地市也有大动作:长沙市总投资数亿元的“二馆一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株洲市投资上亿元的“文化园”早在两年前就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娄底市从2001年至今已投入3238万元用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湖南省70%的人口在农村和乡镇,为了缩小城乡人民享有文化权益的差别,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各级政府的投入都向农村倾斜。为此,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基层文化扶持工程”,力争5年内在湘西地区新建、改造或扩建698个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中心,计划总建筑面积13.9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678万元。这一文化工程的实施,必将大大推动大湘西地区基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至于在全省范围内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兴办的实事,可用“六建四送”来表述。“六建”即:图书网点;报刊站、亭、栏;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县级宣传文化中心和文化馆、图书馆;县级文艺演出团体;乡镇文化站。“四送”即:由省里负责给每个县以上专业剧团配送一辆流动演出车;由各市州负责给每个乡镇送一台16毫米放映机和银幕;全面推广“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模式,层层送戏下乡,其中由省里每年出资160万元购买200场文艺演出,在重要节庆期间,分别送到农村和社区,同时组织“梅花三湘行”活动;由乡镇负责组织电影放映队,每个乡镇每年送100场电影到村和农户。
上一篇: 浙江提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五措施 |
下一篇: 传承汉派文化传统 再铸今日强市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