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4月16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兆祥所召开“平安故宫”工程实施一周年汇报会。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发布“平安故宫”工程立项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计划。
单霁翔表示,自2013年4月16日刘延东副总理在故宫博物院西玉河基地主持召开“平安故宫”工程现场办公会至今,一年以来,“平安故宫”工程稳步推进,七个子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北院区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已报文化部,目前文化部正在进一步审核,并协调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西玉河综合业务基地的花房建设工程、周界报警工程已经先后竣工。
地下文物库房改造工程已经取得北京市文物局同意该建设工程的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理的项目规划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则同意该工程项目建议书。
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考古勘探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则同意该工程项目建议书。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观众动态监测系统、白蚁监测系统、防雷监测系统等于2013年立项,2013年前立项的室外陈设的基础信息采集、室外陈设材质检测与保存现状评估等项目继续开展工作。
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安防系统改造工程2013年完成39处施工,无线通信对讲系统已投入使用。消防系统改造工程总施工进度完成70%;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无缝隙加密工程4月正式开始施工,应急指挥平台工程于4月开始在端门区域进行软件试用,文物藏品全时空技术防范工程完成了项目可行性报告及方案,警情联动和巡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进入施工阶段,端门区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改造工程已进入系统试运行阶段;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改造项目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院藏文物防震,完成第一期文物防震评估,开展了第二期文物防震应急能力评估前期调研;在陶瓷一级品库、雕塑库、玺印库、配饰库开展防震试点,目前正在库房安装密集型防震文物存放柜。
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除进行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原状陈设文物清洁与保养外,启动与东城区人民政府、苏州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的合作项目,先后合作成立了宫廷家具文物、车马轿舆类文物、中和韶乐类文物、缂丝类文物、金属文物等5个修复工作室,开展了嵌珐琅漆器文物修复项目。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工程于2013年12月24日举行工程启动仪式。
另外,单霁翔还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提升古建修缮质量、整体环境质量、观众参观内容、观众服务质量和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同时,单霁翔还针对近日发生的“黑导游”与故宫保安冲突事件再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呼吁授予故宫博物院执法权,根治紫禁城内非法“一日游”等治理顽疾;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力量,有效治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周边“黑导游”、“黄牛”、无证游商等聚集,故宫周边交通管理不严,缺乏旅游停车场,导致很多旅游车辆沿街停靠等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故宫保护条例》,强化故宫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和法律保障;呼吁从国家层面适时调整假日分配方式和全面彻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全国旅游系统进行统一调配,以减轻故宫博物院所在“首善之区”的人流压力。
郭旃、陈同滨、刘曙光等文博专家出席汇报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旃认为“平安故宫”工程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在保护、管理、服务社会方面的一项无可比拟的举措,希望这一工程继续顺利推进,为全国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利用树立光辉榜样,也为国际社会世界文化遗产事业树立杰出范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表示,“平安故宫”工程是大规模的、全面的保护措施。仅依靠技术手段保护故宫是不够的,必须出台《故宫保护条例》。在更多地了解了故宫各方面信息之后,将对正在负责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进行统筹谋划。
故宫博物院表示,将在平稳推进“平安故宫”工程实施的同时,做好工程的新闻发布工作,决定自今年4月起每月举办一场关于“平安故宫”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会,定期发布“平安故宫”工程的进展情况。下次汇报会计划在5月中旬举行,主题为“平安故宫”工程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项目。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主持汇报会。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陈发奋、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铭威、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监察执法队调研员王东捷,故宫志愿者、粉丝,故宫博物院领导纪天斌、宋纪蓉、娄玮、李仲谋等出席会议。 (来源: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