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7年6月10日是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作为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人人有责。
“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推介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同期,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展出各类文物精品140件(套),包括陶瓷、书画、图书、玉器、金银器、珐琅器、钟表、科学仪器、武备、家具等门类。这是故宫第一次利用馆藏文物举办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展出文物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贡使往来的礼品、外国传教士带来的礼物、臣属的进献、宫廷采购与定购、奉旨由宫廷或地方作坊仿造的舶来之作等,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互动。2017年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故宫结合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活动口号,深入挖掘“海上丝路”展的文物资源和文化信息,组织志愿者在展厅为观众进行参观导览与重点文物讲解。
故宫藏钟表文物推介
故宫博物院馆藏钟表仪器2800余件套,并从其中甄选100余件在奉先殿开设专馆展出清宫旧藏钟表。明末清初之际,欧洲机械钟表开始入传中国。从十八世纪起,清代宫廷开始大量使用机械钟表。这些钟表既有产自英国、法国、瑞士等其它西方国家的舶来品,更有我国自行制造的。清代宫廷在紫禁城内设有做钟处亦奉旨制造钟表以供宫中之用。清代广州、苏州等地制造的钟表精品,也被贡入内廷。这些钟表造型精美、色彩绚丽,除有走时报时报刻的计时功能外,还利用机械传动原理配备有玩具和音乐装置。很多钟表上的装饰,如人物、鸟兽、花卉等玩艺系统都可不断变化,表现各种动作。钟表馆是故宫最早开设志愿者免费讲解服务的专馆,每个开放日都有志愿者在这里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文化遗产日当天,故宫钟表馆讲解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将通过课堂教学与展厅导览的形式,向观众介绍清代宫廷收藏钟表的情况和钟表背后的中西方交流故事。
姑苏雅集 盛世清音——“苏州评弹走进紫禁城”公益演出盛小云《鸳鸯拜月》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杨倩 摄
姑苏雅集 盛世清音——“苏州评弹走进紫禁城”公益演出
非遗是重要的文化遗产。2017年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文化部提出了“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 实践中振兴”的活动口号。故宫博物院特别邀请了江苏省苏州市评弹团走进故宫博物院举办公益演出。苏州评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噱弹唱,自成体系;人才辈出,流派纷呈;雅俗共赏,知音满堂。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吴语说唱的苏州评弹为评话与弹词的合称,至今约有四百余年历史。评话只说不唱,边说边演,以折扇、醒木、手帕为道具,多以帝王将相、公案义侠为题材,表演生动,栩栩如生。弹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演唱以三弦、琵琶作伴奏,多以才子佳人、市井生活为题材。本次演出由著名苏州评弹艺术家盛小云女士领衔,精选了《莺莺拜月》、《白蛇传 赏中秋》、《西厢·回柬》等七首曲目,以讲解配合表演的形式,向故宫免费邀请的近400名观众生动展示苏州弹词音乐的魅力。
故宫·艺术现场
故宫继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六一儿童节活动后,在2017年文化遗产日再次面向社会公众推出广受好评的“故宫·艺术现场”公益亲子美术创作活动。本次活动紧密联系故宫的文物收藏与明清宫廷建筑,分为“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三个主题同时进行。届时,将有200组亲子家庭免费参与“故宫·艺术现场”活动,在故宫度过与众不同的周末。
“让龙袍亮起来”是结合故宫的织绣藏品研发的美术创作活动。故宫博物院现有织绣类藏品18万余件(套),其中包括大量清代皇帝在典礼、祭祀、巡幸出行等不同场合穿着的冠服、佩饰及半成品袍料、缎匹。这些精美华服由于对保存和展示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与故宫收藏的其他宫廷文物相比,陈展的频率并不高。这项活动则是通过美术创作让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了解这些未曾谋面的清宫服饰,认识它们的颜色、图案和文化信息,再根据文物原型进行创意设计,通过使用综合材料自出心裁一件别样的“龙袍”创意画。
故宫博物院是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基础上的博物馆,这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让建筑动起来”是从故宫不可移动的文物——建筑出发,带领亲子家庭从细节入手,仔细观察门、窗、瓦、柱、底座、栏板、脊兽、影壁等细节装饰,以小见大,从中提取创作要素,通过软陶浮雕的方式,让不可移动的建筑文物在孩子们的手中动起来!
“让瓷母时尚起来”结合的是正在故宫陶瓷馆展出的著名文物清乾隆各色釉彩大瓶。故宫的教育人员除了为亲子家庭介绍精彩的文物知识,还将引导他们借鉴瓷母的创作手法,利用综合材料和不同装饰方法,使用不同的规定材料装饰瓷母的局部平面画,最终合作完成一幅“时尚”的瓷母装饰画。本次活动的作品,将作为常设陈列,在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展出。
故宫教育中心周末主题课程
2017年4月起,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开始面向社会公众推出周末免费亲子课程。文化遗产日适逢周末,故宫教育中心将推出全新课程——陶瓷考古与瓷器修复体验。这项课程系2016年底,故宫针对中小学在校生开发的博物馆探索式课程,曾多次执行,反响热烈。课程内容包含陶瓷馆主题参观与陶瓷考古体验两个部分,集参观、动手与体验于一体。故宫将在文化遗产日举办两场该主题活动,公开招募40组亲子家庭走进故宫学习陶瓷史、参观陶瓷馆、动手体验瓷器考古修复。
1987年,故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时,世界遗产委员会曾给出这样的评语:“(故宫所在的)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陈设着家具及工艺品的近10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正如评语中所说,故宫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是无价的。对于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更多的普通人广泛关注、积极投身、热情参与。自国务院从2006年设立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开始,在过去的12年中,故宫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从未间断过。从前些年的全面禁烟、单日观众限流,到今年回归展览与文物、回归观众服务工作,每一年每一次故宫的文化遗产活动只为面向观众释放一个信号——“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上一篇: 故宫举办“何刚同志追思会” |
下一篇: 故宫研究院新增5个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