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每位专家面前一瓶水、一厚摞项目材料。项目主体用图文并茂的PPT展示项目进展情况,投影上不时显示着项目的视频、音频、合同、发票,闪现演出、展览、专家研讨会、现场观众、媒介报道评价等相关情况,全面反映项目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中间没有休息,会场洋溢着紧张热烈的气氛。“这首MV看起来很精致,但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作品中时尚感越来越强,时代感越来越少,希望能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艺术基金鼓励探索创新,注重艺术质量,你们要在后续的修改提高上多下功夫”“艺术基金以资助项目的形式助推艺术单位、机构以及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是‘燃料棒’和‘助推器’,要借助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宝贵机会,挖掘创作潜能,撬动更多优质资源”“财务审计要求项目单位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自审,在审计开始之前,要认真学习艺术基金的相关制度”。两省30个艺术机构与巡查专家聚集一堂,点优评劣、激浊扬清、交流经验、探讨问题,一人谈、众人听、专家逐个点评,不遮遮掩掩、不绕弯子、不兜圈子,直率坦诚,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发生在国家艺术基金湘赣两省巡查监督工作会议上的一幕。
把握巡查进度 加大监督力度
6月30日至7月1日,在湖南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湖南、江西资助项目巡查监督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堃、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鄢福初、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任永新,巡查监督专家刘锡津(中央歌剧院原院长)、王俭(空政文工团创作室主任)、谢克(武警政工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王庆(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原主任)、傅瑾(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马瑞青(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策展人)参加了会议,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邹健主持会议。来自湖南、江西两省30位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负责同志就项目实施进展、下一步实施计划、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汇报。
鄢福初对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一直以来对湖南省艺术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湖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积极按照有关要求,全面安排部署任务,在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湖南项目管理办公室,从人力资源和配套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全面统筹全省艺术基金的项目申报和答辩咨询等工作。今年,湖南省在项目申报提交数量和初审通过数量上均排在全国前列。下一步,省文化厅将按照巡查要求,严把项目实施质量关,全力组织做好入选项目实施工作,为项目顺利结项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堃指出,湖南省文化厅一方面在艺术基金地方工作体系建设上,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核拨管理经费,并对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项目给予配套资助。另一方面,认真组织项目申报、模拟复评答辩、配合管理中心开展项目监督,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从而使本省立项资助数量显著提高,给其他省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张堃强调,管理中心高度重视项目实施中的监督工作,自巡查监督工作开展以来,管理中心合理把握巡查进度,共组织监督专家35人次赴七个省(区、市)对十四个省(区、市)的230个资助项目进行巡查监督,涉及资助金额2.93亿元,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4次带队参加巡查监督工作。此次召开巡查监督工作,各项目实施主体要高度重视工作会上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严格按照要求推动项目实施,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量大面广、分布在全国,管理中心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巡查监督提升资助质量,把住导向、发现亮点、督促后进,保障艺术基金项目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关注现实题材 体现人文关怀
木偶剧《留守大山的孩子》是一部反映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面对困境能自强不息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该剧的创作以弱势群体儿童及环境保护的正能量为题材,用艺术唤起大爱,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传递社会正能量,感召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同时该项目以木偶剧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在观看该剧的同时,也能够领略“木偶”这门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对“湖南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监督专家在听完该项目汇报后指出:“该剧关注现实题材,关切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特别是留守儿童,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挑战了自我,不断突破,大胆创新,值得肯定和鼓励。希望项目单位能够继续扎根生活,认真吸收专家研讨会和观众评价的意见,往‘精’里做、往‘深’里做,从儿童欣赏的角度,把思想性融入到趣味性当中,让观众们坐得住、看得进去。”在对该项目艺术呈现给予肯定的同时,监督专家也对该项目单位未经管理中心批准即将南宁、重庆的演出计划调整为湖南省内演出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要求项目单位认真落实演出计划,严格按照艺术基金相关制度履行报批程序。
张堃表示,该项目作为关注留守儿童的优秀剧目,不仅要深入基层演给孩子们看,也要到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大城市,演给远在他乡工作的留守儿童父母们看,让一台戏、一种情串起两座城、两代人,力争引起更广的反响,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体现该剧人文关怀。
小团演大戏 小团出作品
湘剧《烧车御史》是由湖南省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承担实施的201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项目。作为一个县级剧团,在获得立项资助后,用心创排、精心打磨,于2015年11月参加了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了田汉大奖及多个田汉单项奖。同年11月,又获得湖南省廉政文化优秀作品一等奖。今年6月13日,该团接到文化部通知,《烧车御史》被入选为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将于7月赴京演出。
湘剧《烧车御史》是根据《清史稿人物列传109卷》记载的清朝御史谢振定火烧和珅官轿的真实事迹而创编。该剧内容导向鲜明,主题思想向上,紧跟时代脉动,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反腐倡廉,演出以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监督专家在点评该剧时表示:“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在汇报时阐述的非常好,各项工作做得很扎实。该剧获得艺术基金立项资助,体现了艺术基金资助的公平、公正,让基层小团看到希望;该剧自演出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证明了剧院团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文艺作品。听了两省项目单位的汇报,感觉到艺术基金的工作抓得实、抓得紧、抓到了点子上,资助的项目既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题材;既资助省直院团,也资助县级小团;既关注优秀作品的创作,也关注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在繁荣文艺创作、推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合理 师资优良
由江西省艺术研究院承担的《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项目以本院知名的弋阳腔专家领衔,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面向全国进行学员选拔,在传承优秀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突出艺术实践和经验传授,为25名学员提供学习实训、创作采风和艺术实践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江西省艺术研究院多次召开研讨会,紧抓进度安排,明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大纲,丰富课程设置。白天授课,晚上观摩交流,课堂上既有“聆听式”的专题讲学,又有“互动式”的交流分享。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专家们表示,该项目课程设置合理,学员基础扎实,覆盖范围较广,以人才培养的方式推进高腔艺术的研究与传承,效果很好。
注重艺术本体 提升社会效益
在跨界融合项目、小型舞台剧(节)目的汇报过程中,当专家得知一部花鼓戏小戏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万资助后,又自筹资金60万加以打造,总时长只有18分钟时,专家们特别提醒项目单位要合理规划经费的使用,虽然艺术基金资助的经费占比不高,但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不提倡大制作、过度包装,盲目追求形式感和场面,而忽视该剧作为小型节目“短小精悍”的艺术特点,希望项目单位从地域特点、节目特点、创意初衷出发,在抓内容、抓质量的同时,抓好财务经费的使用效益。专家们还就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经费的使用给予了具体指导,如:民间采访费用的技术性处理、专款专用的同时要注意时间节点。专家们强调美术类作品立意要新、水准要高,在通过艺术基金结项验收前不宜匆忙展览,更不许私下交易。在30个汇报项目中,来自基层的艺术工作者也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他们认为基层同志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获得基金的资助非常不容易,希望他们利用好经费,珍惜荣誉,努力提升艺术造诣,争取以优秀的作品向艺术基金交上满意的答卷。
一天半的会议,满满当当,务实高效,会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两省文化厅相关同志和项目实施主体都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既交流了经验也发现了问题,为下一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结项验收奠定良好基础。(来源: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