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寻找家乡记忆——传统艺术新媒体交互传播普及大展》在京开幕
发布时间:2017-06-20 08:48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6-20

  6月10日,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寻找家乡记忆——传统艺术新媒体交互传播普及大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文化部科技司司长孙若风,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视员关红雯,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刘玉琴,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理事长宋显珠,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延宁,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刘茜等出席了开幕式。

  刘延宁在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艺术与科技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翅膀,二者缺一不可。本次展览是在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文化、教育、信息化跨界融合的一次创新,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通过科技手段,在现代文明社会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和更绚丽的光彩。本次展览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将古老的传统艺术融入到孩子们的教育当中,生动地体现了科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次展览是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成果基础上,将全国各地孩子们创作的作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精品汇聚,并运用高科技手段将虚拟展示与实物展示融为一体的、充满情趣的创新型展览,旨在通过新媒体手段,将传统艺术更深入地融入少年儿童的教育之中。

  展览共分四个部分:“插上科技的翅膀”“民间大美”“五彩记忆”“教学相长”,共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孩子及老师们创作的两千余件民间艺术作品。有来自大连的纸扎中国龙、贵州的傩戏面具和银饰、北京的泥塑和风筝、吉林的满族刺绣、天津的版画、河北的皮影、南通的蓝印花布等。展览第一次运用虚拟现实(VR)科技手段,将位于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博物馆”全景搬到现场,全方位地展示了蓝印花布的古老制作流程和千姿百态的艺术纹样。观众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的过程;也可以在动漫游戏的体验中,亲身感受蓝印花布艺术纹样数字拼图的乐趣。

  “普及与传承”是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为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邰立平、王阿板等和各省市级传承人不仅带着他们的精品参加展览,还现场制作、解说和指导,使观众在与传承人的互动中更生动地了解凤翔木板年画的历史、蓝印花布的纹样、贵州民族盛装的审美、北京彩绘技艺的特点以及吉林满族刺绣的内涵。在传承人精品参展的同时,还展出了部分民间艺术衍生品。这些源于传统并与当代人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民间艺术衍生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孩子们在老师和非遗传承人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家乡记忆的理解、对民间艺术的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要求,经反复论证,在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新增了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的资助,支持运用各种互联网新技术、新渠道、新平台开展传播交流推广活动,鼓励探索和创新。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第一批资助的,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寻找家乡记忆——传统艺术新媒体交互传播普及大展》充分利用新媒体表现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传播,一方面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扩大了传播范围、提升了传播效果,凸显了传承创新、跨界融合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观赏者、参与者;另一方面通过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也有利于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将为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积累有益经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的普及、传播提供有效路径。

  展览期间,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还举办了互动体验、交流讲座的活动,并开通了网络平台,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科技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音乐学杂志、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环球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来源: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