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优秀资助节目登台展演——为人民抒写 为人民绽放
发布时间:2025-01-20 08: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01-20

舞蹈《欢乐库姆孜》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供图
  “哎嗨嗨哎嗨哎嗨嗨……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一首融合了陕北地域特色的歌曲《古老的信天游》伴随高亢的唢呐开场,瞬时点燃了全场观众热情。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资助节目展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现场反响热烈、掌声如潮。
  把艺术成果回馈给人民群众
  展演现场,歌曲《边关热血》展现了边疆儿女建设美丽家园的坚定身影;舞蹈《欢乐库姆孜》以幽默诙谐、热情洋溢的表演风格,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由演员阿云嘎深情演唱的《何处是远方》更是引发了一片欢呼与喝彩……
  本次展演以“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为主题,精选了一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音乐、舞蹈、戏曲、皮影、杂技节目,通过“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人民绽放”4个篇章,全面展示国家艺术基金在资助优秀作品、组织品牌活动、培养优秀人才和培育艺术生态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反映新时代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此次展演总导演李驰介绍,主创团队经过半年的策划、筹备,从千余个优秀剧(节)目中遴选出来自9个省区市的20个精品节目及剧目选段,近600名演员参加演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众多优秀作品都源于生活、源自人民,我们要把艺术成果回馈给人民群众。”李驰说。
  为了让优质文化资源与老百姓“见面”,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还对本次展演进行了线上直播。截至目前,总观看量近1900万人次,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激发文艺创新创造活力
  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新思维。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唢呐艺术家张倩渊参与了展演中的两个节目。她认为这两首曲目均蕴含浓厚的地域风情。“《古老的信天游》将唢呐与陕北民歌中极具声腔化和歌唱性的元素相融合,进行了创新性创作与编配。《追梦》则是结合了四川地区的非遗‘翻山铰子’,以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进行多元呈现。”张倩渊希望,未来以民族器乐为载体,探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路径。
  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皮影戏《鸬鹚出逃记》,融入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写意手法。为了营造出晕染的水墨效果,凸显羽毛质感,团队成员不断探索将颜色浸润到鸬鹚皮影皮层的方法。同时,他们还引入电脑灯光等多媒体科技手段,并自主研发无级变速调光台,使得场景转换更加自然连贯。安达组合演唱的《江格尔英雄赞》将传统民族元素和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其中的呼麦表演更是令人赞叹。
  优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优秀艺术人才的队伍不断壮大。
  舞蹈《额尔古纳河》由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表演。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该节目编导之一沙呷阿依看来,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不仅让作品在艺术表现力上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反复练习,参演节目的学生们的技艺有了显著提升。作为教师,我们也将把这次创作过程中的宝贵经验融入日常教学,反哺给学生。”沙呷阿依说。
  “皮影戏《鸬鹚出逃记》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和鞭策,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我们在这个展演平台上汲取了其他艺术门类的宝贵经验,并融入未来的创作实践和人才培养中。”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业务副主任冯微说。
  据统计,国家艺术基金自2013年设立以来,累计投入61.7亿元资金,资助7915个创作项目,培育了一大批新时代文艺精品和优秀艺术人才。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规划处处长、本次展演总统筹刘立明表示,要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国家艺术基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努力实现出精品、留经典的目标,积极打造以‘为人民绽放’为主题的资助成果落地品牌,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深化成果落地,推动优质文艺作品直达基层。”刘立明说。(李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