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婵 驻北京记者王晓风 实习记者俞明辉报道:在第23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5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国家数字文化网(www.ndcnc.gov.cn)上正式发布专门为视障人群设计的“心声·音频馆”系统,该系统从内容到获取方式都按照视障人群的需求精心选择和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持续更新资源。目前,该产品的音频资源量共有1.2万余小时、61765集,分为评书曲苑、影视同声、健康新生、欢乐少儿等9个方面内容。
“心声·音频馆”以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方式提供免费公益服务。视障人群可在公共图书馆的盲人阅览室借助专用登录机,使用指纹一键登录,还可在家中在线访问国家数字文化网获取资源。网页设计充分考虑了视障人群使用电脑的习惯,借助读屏软件方便获取信息。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有视力残疾人1263万。近年来,全国各级图书馆陆续设立盲人阅览室,积极开展盲人服务,但我国基层图书馆的盲文馆藏文献尚难满足盲人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阅读需求。为加强对视障人群的文化服务,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积极发挥文化共享工程的技术优势,立足于数字资源的无障碍传输、获取和使用,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了“心声·音频馆”项目。近期,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拟将“心声·音频馆”资源推送至全国各省级分中心、333个市级支中心、2867个县级支中心,要求各级中心加强资源的宣传推广,积极开展盲人电子阅览室示范服务。
又讯 5月15日,由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图书馆等机构和单位主办的首届全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残联、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及全国80多位公共图书馆界代表与会。与会人员围绕视障文化服务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对策,在无障碍信息建设、辅具研究与开发、盲人文化活动、无障碍影视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会上,中国盲文图书馆与山东、福建、浙江等地多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签订了分支馆服务协议,中国盲文图书馆将与全国各分支馆在盲文、有声、大字本、数字资源、听书设备等方面资源共享,为盲人提供方便、贴心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