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发挥“互联网+”优势助力文化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6-08-04 10:21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8-04

    8月3日上午,在辽宁省政府定点扶贫县锦州市义县的七里河村,文化共享工程辽宁省分中心正在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精准扶贫活动。一是请来当地非洲菊种植示范户向村民讲述自己的致富故事,启发贫困村民,同时邀请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种植专家传授非洲菊种植技术,让村民掌握发家致富诀窍,邀请辽宁省内经验丰富的合作社经理介绍农业合作社运营管理经验,帮助农民走“抱团”脱贫之路,这些讲座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平台面向全国直播,全省14个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遍布乡村的241个基层服务点近万人同步收看讲座直播。二是开展“点滴善举成就大爱”捐赠活动,向村民赠送各地热心群众捐赠的衣物和学习用品。三是协调医疗单位派来志愿者,向村民发放“健康进乡村”常见病预防手册。四是向当地学校、村活动室赠送上百集《文史大讲堂》《美术课堂》以及广场舞节目,提供优质的艺术数字资源。整场活动精准施策,坚持“扶志”与“扶智”同步进行。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杨世涛带队调研、指导扶贫活动。 

  以上是辽宁省分中心认真落实全国文化精准扶贫视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本次会议于6月30日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旨在贯彻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部署“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文化帮扶工作力度,推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向贫困地区摆布,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模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动力。 

  为发挥文化共享工程遍布全国城乡的六级服务网络优势,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文化部的指导下,2016年以来积极探索在文化共享工程新媒体服务渠道——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平台上推出“文化精准扶贫计划”,开设了扶贫讲堂、创业帮扶、惠民服务三个板块,根据贫困地区实际需要,线上线下结合,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艺术教育、课外辅导、电商创业、专家义诊、扶贫众筹等服务。当地群众通过设在乡村文化站的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服务点即可参加扶贫直播讲堂,增长技能,获取就业信息,为进城务工“充电”;留守儿童可在文化站参加“四点半课堂”,打开网络电视,点播观看文化共享工程整合的全国知名教师讲授的艺术普及与课外辅导节目,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零距离”;老乡们有土特产、非遗绝活等,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上传商品信息,收到网民订单,让老乡们的腰包“鼓起来”;乡亲们还可以不定期接受文化共享工程组织的专家义诊,通过扶贫众筹收到爱心人士送来的“关爱礼包”。目前,贫困地区群众可在全国上万个基层服务点以及手机终端上获取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提供的文化精准扶贫服务。 

  下一步,文化共享工程将在文化部、财政部的支持下,在“十三五”期间推出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在中西部22个省的839个贫困县,对数千个乡镇文化站提升配置,因地制宜,建立上万个数字文化驿站,发挥公共数字文化网络优势,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新媒体渠道让“互联网+文化精准扶贫”深入贫困地区基层,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来源: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