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3年6月8日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策划主办的“良辰美景·恭王府2013年非遗演出季”将于2013年6月8日至12日在恭王府大戏楼内举行。
“良辰美景?恭王府2013年非遗演出季”可谓精彩纷呈,看点颇多。首日上演的昆剧《十五贯》不仅是我国著名昆剧剧目,而且在我国昆剧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1956年4月,《十五贯》进京演出,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演出后大为赞赏。当时正直毛泽东同志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中宣部长陆定一在传达“双百方针”时,特举了《十五贯》作为文艺“推陈出新”的例子。同年5月,《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说起》的社论,称赞它是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方针的良好榜样,将昆曲和《十五贯》推到了舆论的极点。昆剧《十五贯》的成功演出轰动了全国,也复活了昆曲,大大改变并重振了昆剧的地位。
除了《十五贯》这部传承已久的经典名作,在6月9日,浙江昆剧团还将上演《狮子楼》、《牡丹亭·拾画》、《风筝误·前亲》、《疗妒羹·题曲》和《吕布试马》五出经典折子戏;而沿袭传统昆曲特征,根据浙南民间审美趣味形成曲调明快、文词通俗、极具浙南地方色彩的永嘉昆剧团在6月10日带来了《折桂记·牲祭》、《荆钗记·见娘》、《西厢记·佳期》、《琵琶记·吃饭、吃糠》四出经典传统折子戏。6月11日、12日两天则邀请了陈长林、吴钊、龚一、成公亮、丁承运、余青欣、赵家珍七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为广大听众带来精彩的古琴演出。
还传统艺术以本来面目,让恭王府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平台和传习中心,是恭王府每年举办非遗演出活动的目的。与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策划和举办此项活动,也是两家单位近些年的第三次携手合作,恭王府希望借助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在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和影响力,让演出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始终保持严谨的作风,力求这些古老的艺术能够原汁原味,恪守传统。
今年演出邀请的昆剧表演团体,是在海内外久负盛名并且颇具地方风格的剧团;邀请的古琴名家,亦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传承者,并演出集中了古琴的经典名曲,这也是恭王府近年来组织规模较大的一次古琴专场演出。相信这些严谨规范的传承者和他们呈现的饱含传统韵味的艺术经典,能够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让更多的人们充分地了解昆曲、古琴的艺术精髓;真正地体认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命脉。
上一篇: “良辰美景?恭王府2013年非遗演出季”开幕 |
下一篇: 《十五贯》亮相“2013昆曲·古琴演出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