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记者程竹 陈璐报道:
用艺术温暖特殊儿童
几条毛巾、几块海绵、几个晾衣架,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突然变成了有生命的青蛙、小羊、斗牛、中国龙,并演绎出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引得在场113名孩子兴奋地鼓掌。1月14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益智趣味儿童剧《小卡车·变变变》走进北京太阳村儿童福利院进行公益演出,慰问在那里因父(母)服刑而失去生活依靠的孩子,并为他们送上新年的问候。
太阳村,全称北京市太阳村特殊儿童救助研究中心,于2000年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正式建村,主要为父(母)是服刑人员且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提供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和职业培训服务。自2011年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期间与太阳村建立联系后,中国儿艺正式搭建了针对太阳村特殊儿童的关爱平台,每年都邀请他们走进剧场免费观看儿童戏剧。
演出结束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雷喜宁代表剧院向孩子们赠送了新年礼物。他说,中国儿艺通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公益演出活动,为太阳村的孩子们送去了精神食粮,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充实的节日,这是中国儿艺的社会责任,也是儿童戏剧工作者的中国梦。希望孩子们通过观看演出,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健康、快乐地成长。
舞台搭到百姓家门口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当歌手郭蓉演唱小朋友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并将话筒递给小朋友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接过话筒用稚嫩的童声演唱起来。近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赴大兴区少年宫、北京SOS儿童村、北京寿山福海国际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3场慰问演出。
在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宫剧场里,欢快热闹的民乐合奏《喜洋洋》拉开了慰问演出的序幕,随后,5位年轻的二胡演奏家以恢弘的气势演绎了《西班牙斗牛舞曲》、《战马奔腾》,由吉他、板胡等4种乐器构成的东方四季组合带来的《匈牙利舞曲》、《瑶族舞曲》,完美演绎出中式时尚舞曲风。
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赶赴位于大兴区的北京SOS儿童村,为那里的36名儿童献上了一场精彩演出。11岁男孩耿二宝最喜欢萨克斯演奏家张克诚独奏的《回家》,他兴奋而羞涩地述说着自己的梦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习萨克斯,希望大哥哥、大姐姐们经常来我们这里演出。”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中心主任丁汝芬说:“在新的一年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在高雅艺术普及、文艺贴近群众等方面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进一步开拓基层演出市场,让艺术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温馨家园”格外热闹
1月18日,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前礼务村的“温馨家园”格外热闹。由中央歌剧院、中国残奥委员会、北京市残联共同举办的“走基层,送文化”演出活动在这里举办。
伴随着掌声和欢笑,优美动人的舞蹈、耳熟能详的中外经典歌曲、滑稽幽默的杂技表演等轮番登场:由残疾人艺术团带来的《俏花旦》、《我的未来不是梦》、《千手观音》等舞蹈节目各具特色;中央歌剧院的女中音歌唱家王红和男高音歌唱家王丰分别带来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不少农民朋友还跟着唱了起来……“我们特别愿意参加这种活动,除了给基层的老百姓带去艺术享受,对演员自身而言,也受到了教育。”王红等艺术家表示。
“结合之前在外地设立传习基地的经验,我们希望将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做更多工作,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有些歌剧或许有的农民朋友曾经听过却了解不多,我们可以多做一些歌剧名曲名段的普及工作。”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宋晨说。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国家艺术院团陆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下基层系列活动,丰富广大群众尤其是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上一篇: 中国儿艺经典剧目汇聚春节舞台 |
下一篇: 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 “两节”期间慰问打工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