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4-07-07 10:51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7-07

    7月3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乐队演奏的优美古典音乐声中,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继新疆、西藏、陕西等地博物馆之后,推出的第四个与地方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重要展览。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替代作用系列讲话的一次重要实践。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聚居于湖北江汉之滨,筚路蓝缕,开拓山林。公元前15世纪,商王朝在盘龙城设立军事重镇,以此为据点向南方开拓疆土,湖北自此成为商朝南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建国,大批姬姓、异姓贵族陆续受封于江汉地区,并带来了浓郁的周文化。春秋时期,中原王朝势力衰微,楚国异军突起,势力缘汉水北上,在蚕食“江汉诸姬”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以楚国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进入战国时期,别具一格的楚国文化随着其疆域的扩大而迅速扩展,对当时和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正是在与周边民族交流、碰撞、融合中,湖北江汉地区的先民们创造了影响深远、瑰丽璀璨的楚国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本展览展出的商王朝南方军事重镇盘龙城和西周噩国独特的青铜器、曾侯乙墓出土的精美器物、著名的越王勾践剑等珍贵文物,是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璀璨的区域文明的代表,这次展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次重要的展示。相信本展览的隆重推出,必将有力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内兄弟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利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世界大馆的舞台,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一历史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明格局、体系以及礼制文化特点。其中,商代的“天兽御”青铜尊、西周的兽面扉棱提梁青铜卣、春秋的“随仲芈(m?)加”青铜鼎,以及战国青铜鹿角立鹤、越王勾践剑等经典文物,充分体现了湖北地区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精巧雅致的审美情趣。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湖北地区出土的商周乐器,包括青铜质地的编钟、鼓,漆木质的琴、瑟、排箫、笙,以及石质的编磬。湖北是中国出土早期乐器最多的地区,几乎囊括了先秦乐器“八音”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全部种类,是先秦礼乐文明的实物再现,展现了早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除了湖北省博物馆外,本次展览得到了包括荆州、随州、襄阳、蕲春、黄陂、郧阳、咸宁、京山、浠水、宜昌、枝江11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是近年来规模罕见的、反映湖北地区先秦礼乐文明的大展。

    据悉本展览展将截至到9月3日。(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