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梦笔成璋——任梦璋八十艺术回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4-08-26 09:57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8-26

    2014年8月2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鲁迅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梦笔成璋——任梦璋八十艺术回顾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任梦璋先生是我国当代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早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师从徐悲鸿、董希文、艾中信等前辈。1955年至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是新中国建立后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自1953年至今,任梦璋先生在鲁迅美术学院默默耕耘近五十载,桃李满门,硕果累累。

    任梦璋先生的艺术风格具有自己的独特面貌,既继承了俄罗斯绘画雄浑辽阔的气质与格调,又融入了新中国的时代精神,形象生动、思想深刻,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强烈的民族性,创作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

    本次“梦笔成璋——任梦璋八十艺术回顾展”分为红旗漫卷、书生意气和天高云淡三个部分,汇集任梦璋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80幅,较为完整的展现了任梦璋先生丰富多彩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第一部分“红旗漫卷”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以绘画的形式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在宏大叙事下蕴含着最为特殊的生命体验和真实的人文关怀。并首次将其代表作《攻克锦州》及相关创作素材共同展出,使观众可以更为清楚、多角度地了解到整件作品创作的过程和细节。更为值得关注的是1959年创作的《平型关大捷》与2006年创作的《今日平型关》并置在一起,是平型关在不同时期的景象,也体现了画家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部分“书生意气”是任梦璋先生在马克西莫夫训练班时期练习的作品,既受到老一代油画家的影响,也在俄罗斯写实油画的教学体系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功底扎实,训练有素,是中国油画创作和教学发展史中鲜活的个案。第三部分“天高云淡”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体悟,清新自然,是其探索西方油画与本土文化审美特质相融合的艺术实践。其中《攻克锦州》、《平型关大捷》、《西藏写生》等系列作品,既是富有时代感和民族性的经典作品,也是值得珍视的历史见证。

    为了丰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任梦璋先生在历年作品中精心挑选出38件作品慷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表现了八旬老艺术家崇高的爱国奉献精神。在这批捐赠的作品中,既有与其代表作、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攻克锦州》相关联的素材稿,也有其在西藏的写生、创作稿,还有在马克西莫夫训练班时期的习作等,它们对于“以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收藏意义。

    本次展览展出至9月20日。(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