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2年的“国话之秋”不同寻常,在这个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将要迎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而对于国话来说,“国话之秋”已是从2009年起走过的第四个年头了。四载春秋冬夏,国话人脚踏实地、勠力同心,在不断繁荣戏剧艺术创作的漫漫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勤奋耕耘精神家园,艺术收获愈见丰厚。国话人努力发挥戏剧艺术“凝魂聚气”的社会功能,以多层面的美学视角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思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戏剧改变生活”,国话人为之而奋斗,为之而奉献。
2009年的秋天,国家话剧院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常态化品牌演出季:“国话之秋”。而后的每年,“国话之春”、“国话之秋”、以及公益演出季“消夏戏剧广场”都如期而至,正是这一系列演出季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奠定了国话“一长三多”(长时段、多场次、多剧目、多场点)的演出模式,也因此为基础开拓了全国、乃至国际间的戏剧市场。
历数“国话之秋”的第四个年头,国话收获的是沉甸甸的硕果,也正在努力实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戏剧艺术典范的目标。本届“国话之秋”代言人分别由中国戏剧界优秀表演艺术家、国家话剧院演员韩童生以及具有良好社会公益形象的国家话剧院演员范志博担当,向大家推介将在“国话之秋”上演的国内外共24台新创和复排剧目,其中包括《活着》、《红岩魂》、《杜甫》、《罗密欧与朱丽叶》4台新创作品,以及国话第五届“国际戏剧季”——华彩欧罗巴的9台参演剧目,并着力向全社会传递“戏剧改变生活”的无限正能量。
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严凤琦致开幕词
新老剧目百花齐放——献礼“十八大”
2012“国话之秋”发布会上,代言人韩童生向大家介绍了本届演出季将推出的国内外共24台新创和复排剧目,包括《活着》、《红岩魂》、《杜甫》、《罗密欧与朱丽叶》4台新创作品,以及国话第五届“国际戏剧季”——华彩欧罗巴的9台参演剧目。其中,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孟京辉执导作品《活着》,由国话演员袁泉和青年演员黄渤主演,将于9月登陆国家大剧院,引领大家重新走入思索之门,拷问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并借以提醒我们还活着的每一个人,不要忘记我们曾经艰难地“活着”的那些沉重的岁月;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新创剧目《红岩魂》,将以恢弘的现实主义描摹方式,抒发一代革命者热血情怀,重寻往昔真理之梦,警示今日信仰之殇,该剧将于10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诚挚献礼“十八大”,而由国话影视同步制作的同名电视剧也将同时推出;另外一部纪念历史诗人的作品《杜甫》也将于11月在上海首演;由田沁鑫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搭建了与韩国艺术家的深度合作交流,会在12月揭开神秘面纱。
本届“国话之秋”演出季另外一个亮点便是在10月—11月迎来国话两年一度的 “国际戏剧季”,将汇集俄罗斯的《图兰朵》、法国的《如影随形》和《打造蓝色》、《暮之花》,以色列的《敌人,一个爱情故事》、丹麦的《水手沉迷》和德国的《沃伊采克》,这些剧目“漂洋过海”,将在国话剧场里相继上演,观众可以稳坐京城放眼欣赏来自欧洲的上乘戏剧作品。
同时,由王晓鹰执导,刚刚在伦敦“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载誉而归的《理查三世》此番将登陆国话剧场;根据维克多雨果名著改编、首轮演出创造票房奇迹的《笑面人》也将再度为观众带来精彩呈现;台湾首演回京后博得良好口碑的《西厢记外传》也将在国话剧场迎来它的“回家”之演。此外,国话经典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是最后的斗争》、《四世同堂》、《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尚版)、《欲望花园》、《大家都有病》、《夜店之天生绝配》、《哥本哈根》、《都市囧人》、《信》主题综艺演出等也都将继续进行常态化演出。在国话精良的创作演出机制运营下,新老剧目将一鼓作气,争奇斗艳地呈现在京城观众面前,着力践行“双百方针”,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据悉,2013年国话将预计创作话剧《大宅门》、音乐剧《青蛇》以及根据歌剧《蝴蝶夫人》改编的音乐剧《蝶花之恋》等多部作品。
推行大众性的高端艺术——打造“百姓剧院”
国家话剧院自2009年以来坚持打造“百姓剧院”,力求将话剧这一“大众性的高端艺术”推广给更多百姓。在本届“国话之秋”演出季中,国话将继续做好戏剧艺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建设并推进“国话之友”的团队发展。“国话之友”是一支汇集“国话百人志愿者”、“国话高校之友”、“国话儿童俱乐部”、“国话社区之友”为一身的多元化团队,据负责人称,该团队下半年将本着“制度常态化、推广专业化、团队公益化”的原则进一步走进百姓,服务大众。
其中,“国话儿童俱乐部”致力于用戏剧的功能性开发儿童的教育发展,将戏剧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十年后的话剧观众”,今年“消夏戏剧广场”已经成功开展了“暑期儿童戏剧教育体验馆”;“国话高校之友”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阵地,国话已经搭建了京内外各30余所高校的交流平台,将国话优秀剧目送入高校,也催生了高校话剧种子的萌芽开花;发展“国话社区之友”,是下半年的重点,让普通百姓认识话剧、喜爱话剧是国话承担话剧发展的重要使命,特别的是,我们已经在演出季拉开帷幕之前,于广安门外的国话剧场周边29个社区,分别设立了“国话社区文化站”,为广大社区之友提供切实的便民服务,将话剧这一“大众性的高端艺术”真正地推广到百姓之中;而刚刚度过1周岁生日的“国话百人志愿者”将重新整合并扩大服务范围,不仅服务于戏剧艺术,并且真正践行起志愿者精神,这支团队将逐步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在京、乃至国内树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戏剧艺术典范”。
据悉,本届“国话之秋”演出季在票价的设置上也将继续以惠民为前提,让更多观众得以走进剧场。
另外,2012“国话之秋”新闻发布会现场还请来了几位远道之客,西藏话剧团团长洛丹、《解放,解放!》导演杨昕魏、演员宗吉、大普次以及新疆艺术剧团团长戈弋、副团长王芳,国家话剧院院领导为他们送上了厚重的礼物。作为国家话剧院“援疆援藏项目”的援助单位,两个剧团本次来京参加2012“全国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得到了国家话剧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加深了国家话剧院与两院团的联系。国家话剧院将作为两剧团在京的家和稳定的后方,对其工作给予全力支持,并为日后三方的戏剧工作开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2012“国话之秋”大幕拉起,机遇与挑战同登世纪舞台。在执着前行的历史进程中,国话人倾情谱写出属于人民、属于国家的一个又一个美妙音符,应和着伟大时代的雄壮律动,奏响催人奋进的的豪迈乐章。戏剧正心,居高久远。睿慧率直的清雅风骨傲而不骄,朴而不俗,澄澈滚滚红尘,遍悟芸芸众生。
上一篇: 国家话剧院献演四台大戏 |
下一篇: 国家话剧院四部大戏展演登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