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残联、国图倡议“图书馆文化助残行动”
发布时间:2013-05-28 0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05-28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报道:“我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国家图书馆的特殊软件阅读报纸,了解国内外的重要信息。我是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以及中国残疾人网的见证人和使用者。”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杨佳说。这位后天因病导致双目失明的学者,依靠乐观的心态和先进的数字技术使自己保持着进步。

  作为第23个“全国助残日”的后续活动,在国家图书馆“读者服务宣传周”到来之际,5月25日,中国残联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联合启动了“书香中国·让知识的阳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图书馆文化助残系列活动。当天,国家图书馆汇聚了很多特殊的读者,他们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或戴着助听器、或由人牵引着围坐在一起,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保障残疾人的文化权益

  “我国有8500万名残疾人,平等获取知识信息是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个人发展、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前提。”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残疾人事业已经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则是维护残疾人阅读权益,构建无障碍信息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

  “国家图书馆历来将残疾人读者作为优先服务的读者群体。多年来,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不断推进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模式,为充分保障残疾人阅读权利、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做着不懈的努力。”陈力说,全国各级图书馆也开始注重对残疾人的阅读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文化助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联合发出倡议,呼吁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设施设备,为残疾人利用图书馆营造无障碍环境。根据残疾人的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特殊文献资源建设,为残疾人知识援助提供文献保障。同时,加强图书馆员培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用数字技术构建阳光通道

  倡议还提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积极采用无障碍技术设计图书馆网站,加快面向残疾人的专题数字资源建设,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残疾人数字文化服务网络。

  2008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盲人出版社合作,建设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推送给盲人读者,消除了他们利用图书馆的困难,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无障碍图书馆网站。网站进行了无障碍网页设计,盲人读者可以根据语音提示浏览网站的任意区域。

  网站还依托国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为盲人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图书以及音视频资源。经过5年的建设,如今有电子图书4200册,有声读物320册,音乐近5000首,在线讲座850场。“盲人朋友只需在电脑上安装有声软件,电子图书就可以用有声阅读的方式‘读’出来。”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张炜告诉记者,这样行动不便的盲人朋友在家里就可以阅读图书,享受文化资源了。

  “1985年我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那时每个周末我都是在国家图书馆里度过的。当时公交车还没有国图这一站,我需要地铁倒公交再步行,一天就一个面包、一瓶水。”杨佳回忆说,现在有了数字图书馆就方便多了。如今,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已有来自116个国家的300万人次访问,国外以及我国港澳地区的盲人读者也会通过网站进行阅读。

  为残疾人营造文化空间

  活动现场,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与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一起为“文津阳光讲坛”揭牌。这是依托国图“文津讲坛”,专门为残疾人成立的文化讲坛。该讲坛将以文化类题材为主,选择残疾人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直观的交流消除残疾人获取文化信息的困难。

  “要为残疾人朋友营造文化空间,让他们走出家门,有沟通交流的机会。”陈力表示。在“图书馆文化助残行动”倡议中还提到,要在为残疾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等专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社区乃至残疾人家庭,通过为有需要的残疾读者提供送书上门,举办讲座、展览、培训、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支持和鼓励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