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扩大公共文化资源的覆盖面,特别是让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民众均衡地享有文化权益,努力践行国家美术典藏为民所享、为民所用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正值世界性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期间,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典藏活化系列之《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及《历史的回响:中国美术馆藏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重庆展》,两大展览于6月19日在重庆美术馆隆重开幕,自此开启了中国美术馆馆藏西部三省巡展的序幕,创下中国美术馆馆藏最大规模巡展的记录。
弘扬中国精神 感受西部情怀
“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从国家美术藏品中精选西部主题美术精品98件,包括油画、国画、雕塑、水彩等各艺术门类。荟萃不同历史时期大师名家的经典佳作,其中,中国画有张大千的《松荫观瀑》、钱松岩的《红岩》、傅抱石的《黄河清》、叶浅予的《高原獒犬》、陆俨少的《峡江图》、石鲁的《东方欲晓》以及吴冠中的《巴山春雪》等,油画作品有吕斯百的《兰州握桥》、吴作人的《藏女负水》以及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罗中立的《父亲》等,版画作品有牛文的《草地新征》、黄永玉的《阿诗玛》、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徐匡的《主人》、徐仲偶的《土地》等,雕塑作品有叶毓山的《杜甫》、郭其祥的《女牧工》、吴为山《羌族老人》等。此外,作为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四川美院青年创作群体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等人代表作品也将在这次展览中隆重亮相,《父亲》、《春风已经苏醒》曾经走出川渝,感动过无数国人,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美术新篇,如今它们再次回到阔别的家乡。
展览以发现西部、高原阳光、寻源拓展三个章节来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家走向西部、发现西部、认识西部、表现西部的创作历程,揭示和挖掘西部精神和西部之美,从中认识西部美术对于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美术现代建构的意义,使西部美术创造成就成为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递世界和平 正视战争历史
此次西部巡展恰逢建党94周年、正值世界性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期间,特别策划了“历史的回响:中国美术馆藏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重庆展”,从馆藏“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中,选择了27件与重大历史题相关主题的作品赴重庆展出。旨在弘扬正气、正视历史、揭露暴行、珍爱和平,让当年遭受日军轰炸的重庆勿忘国耻,激发斗志。
国家艺术基金助力艺术典藏惠民
作为首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走向西部”展览从全国申报的425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基金资助的展览传播交流推广类14个项目之一。展览立项之后,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实施。秉持面向西部地区进行公益文化服务的精神,充分利用美术馆馆藏西部主题资源,选展作品不仅体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全国艺术家在西部题材创作方面的成就,也体现了西部艺术家对中国美术的贡献。展览计划用时1年,完成在西部3个省区重要城市巡展,每场展览同时组织配套专题学术讲座和研讨,全方位进行媒体宣传推广。力争在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突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上实现新突破有新亮点。(来源: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