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评论员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到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国家改革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为文化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面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求,党中央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广大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要求,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除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文化生产力不断解放、文化创造活力充分焕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了国内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要着力构建更加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构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方式并重,官方交流和民间交流两个渠道并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并举,继续拓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渠道,丰富走出去的内涵。发扬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优秀传统,努力吸收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不断丰富和扩展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好地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也要高度警惕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图谋,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新辉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