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央歌剧院“复兴之路”赴抗日老区任丘慰问
发布时间:2015-02-02 11:00
来源: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 2015-02-02
1月30日,中央歌剧院全院二百余人在院长俞峰教授的带领下赶赴抗日老区河北省任丘市,为当地群众献上精彩的慰问演出。本次来到任丘,中央歌剧院更是一天内分别向美丽乡村建设典范——石门桥镇史村的村民、荣盛机械厂的工人以及任丘当地基层百姓及劳模送上慰问,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公益性职责。
为使慰问演出取得最佳效果,1月21日一早,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副院长宋晨就带领剧院多个部门同志前往任丘考察演出场地、并对慰问演出进行细致的安排。当地民众在得知中央歌剧院这一国家级院团将要来慰问演出,他们争相表示十分期待。为了让平日没有机会走进剧场的当地百姓能够在家门口看到国家级院团的精彩演出,中央歌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演出前一天就前往演出地布置灯光、音响,保障演出的顺利进行。中央歌剧院歌剧团更是派出了剧院最顶尖的歌唱家么红、郭橙橙、李晶晶、王红、王丰、李爽、刘怡然、王海涛、於敬人等亲自来为基层民众演唱。中央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也用独唱、重唱、合唱、独奏、合奏等方式向到场的群众献上慰问与祝福。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音乐会版是中央歌剧院每年要上演的保留剧目,该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非常好的体现。这部作品是中央歌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于2011年2月启动的全国巡回演出剧目。音乐会版的《复兴之路》由中央歌剧院历时一年时间精心改编,将演出时长浓缩至约一个半小时,演员人数精减至一百八十名。改编后的演出在汲取了《复兴之路》原版精华的基础上,以交响乐为主要载体,全面展现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前进的光辉历程。激昂雄壮的合唱,荡气回肠的朗诵,情深意长的独唱,动人心弦的交响将交织成一幅描绘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至今一百七十余年奋斗征程的全景画卷,集中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热情讴歌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风貌,是一台凝聚了十三亿中华儿女对历史沉思、对未来美好祝愿的盛世经典之作。
《复兴之路》音乐会版演出现场
中国文化报记者卢旭 摄
在尾声《走向复兴》的雄壮合唱声中,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的讲话形象跃然眼前,使到场观众在歌声中受到激励与教育。整场演出精彩而富有教育意义,将我党带领全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苦历程,用优美动听的歌声和激昂的合唱等来体现出来,通过艺术来让观众更加了解中国梦的价值观,让人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实现中国梦更加鼓劲、加油。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要努力把人民作为表现主角,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在创作过程中,为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央歌剧院通过深入基层慰问演出以及艺术家深入生活采风等具体举措,使艺术家们体验基层生活,从而创作出以人民为文艺表现主体,并且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中央歌剧院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要将艺术献给基层的人民大众,也要从生活中深入发掘,创作出贴近人民的作品,用歌剧的形式来讲述我们人民自己的故事。
1月30日下午,中央歌剧院艺术家们的慰问演出在任丘市石门桥镇史村的寒风中激情唱响。《我爱你中国》《怀念战友》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作品让史村的村民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下午3点,在荣盛机械厂的慰问演出也如期开幕,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和交响乐团的众多艺术家们用独唱、独奏、重奏等方式,向机械厂的工人、劳模等献上深切的慰问和祝福。
中央歌剧院青年演员张燕、郝菲、郑静在任丘市石门桥镇史村为村民演唱《我爱你,中国》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青年演员在荣盛机械厂为工人及劳模演出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