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中央民族乐团倾力打造了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该剧是文化部、财政部立项的2017年重点新创大型舞台剧目,以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玄奘在西行取经之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民族乐器为表演主体进行演绎,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姜莹担任作曲、编剧、总导演,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突破常规的民族器乐表现形式——大型民族器乐剧。
剧目突出音乐的抽象叙事功能,以“大乘天”“佛门”“一念”“潜关”“问路”“遇险”“极乐”“高昌”“普度”“雪山”“故乡”“祭天”“菩提”“那烂陀”“如梦”“大唐”“归一”十七个章节为架构,运用多媒体视角和舞美技术建构虚实空间,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一代宗师舍身求法、执着信念、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高度凝练的“玄奘精神”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亦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有力注脚。
同时,它以“戏剧”与“乐器”作为玄奘西行之路上精神文化高度凝练的象征与代表,南箫、古琴、胡琴、琵琶、唢呐、扬琴、箜篌、艾捷克、热瓦普、冬不拉、萨塔尔、手鼓、鹰笛、西塔尔琴、塔布拉鼓等乐器集中呈现,彰显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印度等风格特征的音乐文化,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音乐在历史的陶冶、沉淀、融合中兼收并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文化特质。
该剧自2015年策划、采风,年底开始剧本撰写。2016年剧本定稿,全面展开作曲、舞美设计、多媒体设计、服装设计、导演阐述等一度创作工作。2017年年初录音视奏,执行导演进入;2月起,开始汉族演员台词、形体、演奏排练;5月30日起,包括新疆演员、印度演员在内的全体演职人员夜以继日,全力以赴进行排练工作;6月3日至8日,驻天桥剧场进行联排合成;6月9日,在天桥剧场上演两场内部试演,取得良好的效果。7月7日至12日,《玄奘西行》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并将于9月拉开全国巡演的序幕,亮相厦门、上海、苏州、南京、南通、西安、青岛、郑州、天津、济南、成都、武汉、杭州、广州、深圳等全国各大剧院。
中央民族乐团将再接再厉,认真打磨细节,力将《玄奘西行》打造为连接“一带一路”各国纽带的视听盛宴,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精品力作,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来源:中央民族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