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0年我来到乐团工作认识李德伦大师后,到2001年10月19日逝世,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是我非常敬重的大艺术家,也是我尊重的领导与师长。在李大爷长期担任乐团党政领导、艺术指导、艺术顾问期间,乐团的一些会议经常是在李大爷的家中召开。李大爷的家就变成了乐团的会议室,这是当时乐团人人皆知的事情。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成了经常进出李大爷家的常客。我的工作任务就是做会议记录,却成为了一个受教育者,能够经常聆听到李德伦、严良堃等艺术家们的真见灼识及学习到他们高超的领导艺术才华,使我受益终身。李德伦作为我国交响乐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交响乐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交响乐事业,献给了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他为中国音乐事业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财富。他为中国室内乐艺术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更值得人们缅怀。向李大爷索要题字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总怕给他增添麻烦,不敢开口。大师谢世成为了我心中的憾事。最近整理文稿中,发现自己无意间保存了一幅李德伦先生十多年前为中央乐团室内乐团赴山东烟台巡演题写在中央乐团公文稿纸上的“将室内乐艺术献给烟台人民” 的墨宝,却成为一件值得永远怀念与欣慰的事情。改革开放与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面对世界各国室内乐团来华访问演出的增多及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室内乐成为一种很好的形式,也让我国音乐界同行对室内乐在西方各国的发展历史及早已享誉世界的欧美著名室内乐团的现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许多世界著名演奏家和交响乐队中的主要演奏员都积极参与演奏室内乐,使室内乐的演出活动极为普及,对室内乐与交响乐的关系有了准确的定位。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拥有十亿国民国家中,中国的室内乐成了中国音乐领域亟待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艺术家们冲破束缚,使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音乐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更是获得很大发展,取得明显的进步,打破了一花独放的局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斗艳争春的趋势,文艺工作者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积极工作。中央乐团作为综合性演出团体,发挥优势与自身的特长,创立专业化的室内乐团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1980年,中央乐团室内乐团的成立,得到了当时文化部黄镇部长的支持和赞助,更是乐团老一辈艺术家李凌、李德伦等艰辛努力与期盼的结果。从最早乐团成立的独唱独奏小组发展到后来的演出综合一队二队,最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室内乐团,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进程。
它的成立,填补了我国音乐领域发展的一个空白,为中国交响乐、管弦乐演奏形式增添了一种新的组织机制,有效的解决了交响乐团排练演出任务繁重,不能集中人力物力和精力从事室内乐排练演出的矛盾,对于迅速提升我国观众对室内乐的了解和认识及推动我国室内乐艺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特有的效应。凝视李大爷的题字,回想到这是我在十多年前负责乐团业务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年逾古稀的李大爷,曾三次率室内乐团赴杭州、烟台、三峡巡演。现在每当我回忆起参与的杭州、三峡两地巡演的经历,一个古稀之年,满头银发,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充满艺术青春活力与激情的李大爷,至今历历在目。首次李大爷是率中央乐团赴杭州指挥室内乐队演出,室内乐团演奏了莫扎特、包切里尼、柴科夫斯基、韦柏、波波尔、丁尼古创作的小夜曲、舞曲和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刘天华的《良宵》等十多首,演出之余,李大爷还与室内乐团同仁一起泛舟游览西湖美景;接着就是组织室内乐队赴山东烟台巡演,亦李大爷亲自带队并指挥演出;继而是“情系三峡”三峡巡演,李大爷将室内乐带到了三峡建设第一线,得到了三峡建设者的高度赞誉,他关心三峡工程建设,不顾年事已高,腿脚行动不便,游览三峡风光,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三峡工地的最高点――坛子岭,俯瞰三峡工地的宏伟场景。三地的巡演都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载誉而归。三峡巡演回到北京,中央乐团很快更名为中国交响乐团,室内乐队的编制在改革中被取消。令人没有想到室内乐队“情系三峡”巡演成为了在李大爷指挥棒下室内乐团的最后告别演出。想到大师已离开了我们,中央乐团室内乐团作为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独立建制、阵容整齐的专业室内乐团,从创建之日起,在名誉团长李德伦的率领和指导下,适应中国广大听众的需求,既举行“阳春白雪”的高水准音乐会,又举办边讲解边演奏的曲目丰富、通俗的普及音乐会,肩负起了重要的文化交流与深入基层的音乐艺术轻骑兵的重任。室内乐团在十几年中成功地与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合作演出,1988年赴西班牙成功演出四十余场,并多次出访过港澳台地区,以其精湛的演奏、丰富的曲目活跃在音乐舞台,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得到音乐同行与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蜚声于国内外。仅李大师亲自策划、成功指挥的高水平演出及边讲解边演奏的普及音乐会数百场之多,他是新中国室内乐艺术名副其实的奠基人之一。室内乐团是一个由演奏家组成的艺术集体,不仅有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家,同时拥有国内音乐学院毕业、具有良好音乐素质和优秀艺术才华的中青年演奏员。李德伦作为乐团的艺术指导兼任室内乐团的名誉团长,为室内乐队的建设尽心尽力,并担当起指挥的重任。他以指挥交响乐的大师风范与室内乐团乐手浑然一体的合作默契,细腻、高雅的演奏,赋予乐曲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赢得广大听众的赞赏与同行的好评。室内乐团在李大师的指导下,以发展中国室内乐艺术为宗旨,以“将室内乐艺术献给人民”为座右铭,向中国观众介绍从巴洛克时期至今的各个时代、各种艺术风格的优秀世界名曲,尤其重视安排演奏中国优秀的室内乐作品,展示出室内乐团充满激情、富于内涵的独特东方艺术特色。室内乐团从成立到消失的短短的十几个年头中,在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黄飞立等众多指挥家们的长期合作和指导下创造的短暂而辉煌业绩,如同不老的声音一样永远不会逝去,将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上永远留下值得书写的一页。
李大爷和室内乐团的全体同仁对中国室内乐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将永彪中国的音乐史册,同时也为中国室内乐艺术今后如何发展留下了一个未解的方程。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市场中,目前在体育场馆、剧场、音乐厅、会馆、宾馆、宴会厅、会议厅、歌舞厅、庆典会场、餐厅及娱乐场所甚至个人的纪念活动中以“室内乐”组织形式的演出活动比比皆是,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市场演出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据我所知,我国目前尚未成立一个国家级或省市级独立建制的专业室内乐团。当然许多人认为交响乐团完全可以承担起室内乐的演出任务,我亦认为此话不无道理,国交成立后亦进行过这种实践。只是觉得一个十三亿民众的泱泱大国,没有一两个演奏曲目丰富、演奏技艺精湛、艺术风格高雅独特、代表国家最高音乐水准的音乐轻骑兵式的室内乐团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李大爷在晚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乐团室内乐团的建设上,“将室内乐艺术献给人民”是他的心愿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成现实的。在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建团5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纪念为我国音乐事业奋斗一生的李德伦大师,特别是纪念他在中国室内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建立的特殊功绩。 李振华 2006年5月19日